言论

海南自贸港 剑指“台独”(下篇)/魏开星

东盟在中国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近年来也异常突起,其重要性已上升至第一位,先是高过美国,再是盖过欧盟。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中国对东盟进出口9913.4亿元,增长6.1%,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对欧盟进出口8759.3亿元,下降10.4%;对美国进出口6680.1亿元,下降18.3%。

在美国带动下,反全球化浪潮可能蔓延至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如欧盟、日本、澳洲等;唯有东南亚较为可靠,除了南海问题以外,中国与东南亚并无意识形态等重大战略冲突;东南亚、东盟一直是中国经济的后花园;自从朱镕基时代开始铺垫,经过三代中国领导的接力,中国与东盟的自贸协定到了升级版——李克强总理等中国高层规划的新十年;加上,区域经济发展、跨境基建的持续推进,中国与东盟的经济一体化的雏型初显,而且轮廓日渐清晰。

在此之上的安全合作也可望水到渠成;横亘在中国与东盟某些成员国之间的障碍——南海问题经过波涛汹涌之后,日见平稳,域外力量的干预将逐渐乏力;而海南的区位优势正是处理南海问题的桥头堡。以经济利益来换取主权争端,以和平双赢来取代互为对手,纠纷不断,一直是中国几十年来处理对外关系的法宝;海南自贸港的建设若能成功,除了经贸之外的其他任务也将使命必达。

“危”“机”转换就在瞬间

东南亚还有一点对中国非常致命,就是很有可能成为中国产业链转移的首选地;经中美贸易战之后,在中国有实力的外资基本都备有逃命锦囊,即“中国+”方案。这“中国+”的“+”号之后基本都是些东盟国家;另外,东南亚与中国关系的不稳定性及不确定性,更需要靠紧密的经贸关系去巩固、去加持。正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6月4日在美国《外交杂志》上撰文称,中美两国无法互相取代;中国的主要出口国地位无法被美国取代,而美国在亚洲的经济地位亦无法由中国代替。

李显龙预料若美国遏制中国崛起,将有可能引发长达数十年的对抗;他称亚洲国家并不想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都希望与两国保持良好关系。

笔者以为,李显龙这番话正是点到了中国升格海南省自贸区为全省自贸港的深层用意。正因为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难以避免中美两强长期拉锯,作为后来者,中国更应该有被美国击退的忧患意识。两强争夺,不进则退,中国要维持主要出口国地位,东南亚这块更不容有失。

海南自贸港“对台”意味浓

海南还有对台的不可取代的优势:军事上,南海舰队、核动力潜艇、山东号航母;靠近东沙岛、太平岛;俯瞰整个南海;海南自贸港与东南亚经贸关系,还有与台湾新南向政策抗衡的意味;台湾蔡英文当局否认一中原则,刻意与大陆经贸脱钩;除试图从美日经贸中获利以外,关键是新南向政策;而新南向政策的18个国家中,主要集中在东南亚。海南自贸港若成功,将进一步拉住东南亚,掐断台独的经济命脉,卡住台独的经济命门。

(作者为香港资深媒体人)

反应

 

市场情报

大马履行轮值主席国 增强东盟集体力量

(吉隆坡6日讯)马来西亚继2015年后,今年再次担起东盟轮值主席国的职责,藉此增强东盟网络集体力量,大马和其区域伙伴将从中受益。

东盟主席国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的轮值主席国,负责主持东盟会议、制定年度主题和优先事项,并推动东盟内部及与外部伙伴的合作。2025年的东盟主席国是马来西亚,主题设定为“包容性与可持续性”(Inclusivity and Sustainability)。

这是马来西亚自1967年东盟成立以来,第5次担任轮值主席国。此前,我国分别于1977年、1997年、2005年和2015年履行主席国的职责。

马来西亚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将优先通过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三大支柱,加强东盟的凝聚力与合作,包括设法解决和讨论缅甸局势,解决当中饱受困扰的问题,祭出明确的政策提升经济实力和公共领域效率,这都将反映了大马促进一体化、包容与永续的东盟目标,同时加强区域和平、稳定与繁荣。

在此,为大家梳理马来西亚作为2025年东盟主席国的主要议程。

强化区域合作

我国计划推动东盟与海湾合作委员会、中国等地区的深度合作,讨论气候变化和数字基础设施等关键议题,增强东盟的区域影响力。

聚焦缅甸南海局势

科技与多媒体领域影响
我国将推动建立跨部门技术影响论坛,讨论技术在区域内的多维影响,为东盟共同体的发展提供战略支持。

绿色与数字化转型
我国将积极探索包容性技术应用与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绿色金融和投资,实现可持续包容性增长。

处理缅甸危机
缅甸危挑战了东盟的团结,我国将寻求维持区域和谐的解决办法,应对2021年军事政变后持续的政治和人道主义危机,尽快结束国内冲突。

南海问题
关注东盟成员国与中国间的海洋主权争议,探讨平衡航行自由和资源开发方案,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马来西亚将优先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的谈判,强调东盟在解决海上争端方面的集体利益。

地缘政治挑战
评估影响区域稳定的全球和区域性紧张局势。

打击网络犯罪和诈骗
我国将与东盟成员国合作,打击网络犯罪和诈骗,确保南海和平与贸易畅通。

学者看法积极 
危机处理发挥重要作用

学者们对马来西亚成为2025年东盟主席国持积极看法,认为这将有助于推动区域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并在处理地区危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独立智库埃米尔研究机构(Emir Research)主席拿督莱士胡欣博士表示,马来西亚在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应致力于促进东盟成员国间的团结,同时尊重各国主权和不同利益,以符合昌明大马愿景倡导包容、诚信和公平参与。

学者认为,大马可通过灵活的外交手段,帮助缓解地缘政治竞争,为东盟的稳定与发展作出贡献。

马来西亚在处理缅甸危机方面直言不讳,推动了东盟成员国团结应对缅甸政变后的局势。

学者强调,马来西亚需要保持中立立场,维护东盟的中心地位,抵制大国竞争带来的选边站队压力,以确保东南亚乃至全球的和平与稳定。

5方面好处

成为东盟主席国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好处,包括;

-提升国际地位:担任东盟主席国可以提升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展示其在区域合作中的领导力。

-促进区域合作:主席国有机会推动东盟内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合作,增强区域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增强外交影响力:主席国可利用其地位,促进与区域外大国的关系,推动多边合作。

-推动经济发展:通过主办各种会议和活动,主席国可吸引投资,促进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提升国家形象:主席国任职期间,国家可通过展示其组织能力和领导力,提升国人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资讯)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