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澳洲是“毒品”输出国/梁语枫

8·18反莱纳斯500人大集会,在文冬国会议员黄德和拯救大马委员会主席陈文德的带动下,获得成功。

会上除了集体撕毁5·09希盟竞选宣言表述人民对新政府的抗议,并呈现小品演出——希盟之车,讥讽在敦马哈迪医生,安华,祥伯和末沙布的驾驶下U转,并严批敦马宁信外企不信自己人。



陈文德向记者透露:他们进行的网上签名运动已获三万多个签名,至于请愿书也获222体团联署,他们已将这一切寄给所有领袖包括首相。

际此同时,网上流传,雪州州议员刘天球亲自出现视频,拍下莱纳斯厂在后院囤积的废料,估计有58万吨,其高度比三层楼还高。

接下来人民要知道:

(一)莱纳斯每年生产量有没有一个限额。是否该厂可以根据国际市场所需,无限量加码。

(二)该公司的股权结构如何,那些贪婪不顾国土安全的人物是谁?



澳洲政府才是始作俑者

另外,把斗争升级,呈书联合国,在国际上把澳洲定性为毒工厂输出国,并把这一切讯息,集结成书,呈给全世界驻我国公使,争联支持。怨有头,债有主,澳洲政府才是始作俑者。

我们要问:中国生产了全世界80%的稀土,中国没有流出一斗的稀土废料,为什么澳洲面积8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却容不下一间莱纳斯,反而强加给我国,废土果真无害吗?莱纳斯的科学家们,你们的科学良知去了哪里?

今天,我们把澳洲定性为毒品输出国,广大的澳洲人民必然会奋起反抗其政府的倒施逆行,毕竟今天已经是21世纪的文明时代,高度发展的文明大国,怎么还能扮演19世纪,资本主义蛮荒初期,英国东印度公司贩卖鸦片的旧勾当?

况且,莱纳斯是为美国和日本之需而设,澳洲政府没有必要为他人做嫁衣裳。

既然澳洲是毒品输出国,我国就是毒品输入国,那么世界会问因由,那就让我国的外交部长去回答吧!

反应

 

言论

被遗忘的稀土承诺/曾达威

经济部长拉菲兹表示,政府将在未来3年内兴建两座稀土加工厂,并禁止出口未经加工的稀土原材料,以确保国家能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

这一系列的举措不禁让人想起希望联盟在2018年的竞选承诺,关闭莱纳斯稀土厂。

犹记当年,街头抗议声浪此起彼伏,环保主义者与民间团体纷纷高呼,要求停止稀土厂的运作。希盟顺势而为,将“关闭稀土厂”作为竞选宣传工具,赢得了无数选民的支持。然而六年后的今天,这份承诺似乎被遗忘在执政现实的夹缝中。

希盟1.0和2.0在兜兜转转执政后,关闭莱纳斯稀土厂的承诺却迟迟未见行动。相反,如今的团结政府允许它继续运营,并进一步提出推动稀土产业上、中、下游价值链发展的计划,让不少曾经相信这项承诺的环保主义者与民众感到失望。

稀土产业是双刃剑

其实,稀土产业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稀土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广泛应用于高科技产品、可再生能源和军事装备。宏观来说,全球对稀土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在能源转型和电动车的革命浪潮中,稀土显得更加珍贵。

另一方面,稀土的开采与加工对环境的破坏同样不容忽视。稀土矿产的提炼过程会产生大量有害废料,若处理不当,将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威胁生态系统和健康。

拉菲兹表示,东海岸有潜力成为稀土元素加工和大型工业发展的枢纽,若不抓住机会,会导致我国错失投资机会。

经济发展和吸引外资无可厚非,但人们更想知道的是,当政府转态继续发展稀土产业时,是否具备妥善处理环境风险的能力,以及制定了足够严格的监管措施?

更何况,竞选承诺是政党与选民之间的契约,像稀土厂这样的政策转变,不仅会让选民感到被忽悠,也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因此,我们希望政党能从稀土承诺跳票一事汲取教训。首先,竞选承诺应基于充分的研究和评估,不应为了取悦选民而做出过于理想化的承诺。

其次,任何政策的调整都需建立在透明一致的基础上。如果政府因现实因素无法履行某些竞选承诺,就应及时向民众解释原因,而不是选择沉默或模糊处理。

最后,政府必须在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生态之间找到平衡点。发展稀土产业并非绝不可行,但政府有必要制定严苛的环境保护和执法条文,确保稀土对生态和社区的影响降到最低。

稀土事件提醒我们,竞选承诺不能单纯地被视为竞选工具。毕竟,选民期盼看到承诺的兑现,而政治人物也必须明白,诚信是任何执政团队最宝贵的资产。

在制定任何宣言和政策时,政府既须尊重民意,也要面对现实,找到兼顾两者之间的智慧,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别再开空头支票,以免到头来出现自相矛盾的尴尬。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