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火箭和羽毛效应/曾志涛

为了减轻国内物价和生活成本压力,MIDF研究预测政府将在8月下调RON95汽油和柴油价格。

研究显示,如果政府从8月将RON95的汽油顶价下调10仙至每公升1.95令吉,那么非食品通胀将放缓至1.3%,运输成本也会降低1.7%,而我国今年的整体通胀则有望放缓至2.9%。

然而,油价下调,物价是不是会跟着下调呢?

在经济学中,“火箭和羽毛”效应是用来形容商品价格波动和市场行为的术语。

“火箭”指的是商品价格因外部因素,如供应短缺、地缘政治紧张或原材料价格上涨而水涨船高。

而“羽毛”则指商品价格缓慢下跌的情况。也就是说,即使导致价格上涨的因素消失或者缓解,商品价格下跌的过程会相对缓慢,不像火箭一样迅速。

追求最大利润化

这种现象通常在油价调整时容易察觉到。当原油价格上涨时,商品价格往往会迅速同步上涨(火箭效应),但当原油价格下跌时,商品价格却不对称地下降得非常缓慢(羽毛效应),或完全没有下调。

这种现象导致了汽油和商品价格在上涨时对消费者造成重大冲击,但在下跌时却未充分回馈给消费者的情况。

YouGov在今年6月对1000名美国人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有61%受访者认为,企业“追求最大利润化”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导因,比冠病疫情、俄乌战争、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等更为显著。

为什么会有“火箭和羽毛”效应?首先,一旦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可能会因为习惯性购买而忘了旧价,因此不知觉地支付较高的价格。由于消费者忍气吞声,企业也会认为没有调低价格的必要。

消费者得不偿失

其次,企业可能会担心成本下降只是暂时性,而不是持久的趋势。就好像如果政府在8月将油价下调10仙,企业可能会担心未来数个月内会否再次调涨至原价或更高的水平。

同时,企业也担心商品的价格波动会增加企业的风险。维持高商品售价除了可以抵消成本上涨的冲击,也可以减少现金流压力、维持品牌形象和市场定位。因此,维持高商品售价对企业来说,相对安全。

纵观以上因素,如果汽油真的降价,那么企业会因赚幅增加而受惠,而消费者则可能无法直接感受到。

无可否认,调低油价有利于刺激经济和减低消费者的负担。然而,政府在调整油价时,需要谨慎权衡市场的动态变化,以及全球油价的波动,采取稳健措施,避免在油价调低后的未来数个月出现剧烈的调涨;否则,如果“火箭效应”出现,消费者将得不偿失。

反应

 

财经新闻

供应过剩忧虑拖累油价

中国需求疲软,以及供应过剩担忧将使今年油价维持在每桶80美元以下,尽管美国对俄罗斯原油实施更严厉的制裁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会为油价提供支撑。

上周五,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0.23美分,或0.30%,至每桶76.40美元;美国原油下跌58美分,或0.80%,至每桶73.75美元。

由于中国面临的经济挑战以及美国和非OPEC国家石油产量激增,全球基准油价在2024年下跌了3%以上。

EIU首席大宗商品分析师马修舍伍德表示,今年推动油价上涨的两个关键因素是持续的地缘政治风险,这将使油价保持在70美元左右的低位,而中国需求增长疲软将给油价带来下行压力。

大多数民意调查受访者认为,美国对俄罗斯石油的最新制裁可能会扰乱出口,导致短期市场平衡变化以及价格暂时上涨。

分析师指出,特朗普重返白宫可能会导致对伊朗和委内瑞拉石油实施更严厉的制裁,但这将为OPEC+增加产量提供空间,从而有可能增加整体石油供应。

汇丰银行欧洲石油和天然气研究主管金福斯蒂尔表示,鉴于特朗普竞选团队表示将重点放在降低能源价格上,美国、中国和OPEC+之间可能会达成三方协议。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