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炫富之风不可长/楚汉

现代化的中国在世人眼前,改变得实在太大了。短短的卅多年间 ,从改革开放以前的古旧简朴的社会风貌,借助于源源不绝涌入市场的各国外资,神速地蜕变成为绚丽多彩的繁华都会。 

中国飞跃式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委实令全球的发达国家结舌瞠目;在短时间内成为世界工厂的神州大地,创下连续十多年双位数的经济增长率的长期荣景,更把其他新兴国家远远抛在后头。 



衣食住行显“富”

如今中国已崛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带动整个亚太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随着国家的日益富强与越来越多的企业大腕的冒现,广大人民的生活已普遍获得改善,通过商业机会而发迹者更是满城可见。

当社会的整体物质生活提升了,各种可满足娱乐与享受欲望的服务供应业自然应求而生。许多苦尽甘来的人民开始尝到富裕生活所带来的优越与成就感,不少“富起来”的人自然就会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显露出来。

于是乎在崇尚拜金主义的时代里,炫富的现象蔚然成风。一如世界其他繁荣进步或高度发展的社会,大陆沿海城市人民所展现的阔绰大气甚至奢侈豪放的程度,有者着实令人钦羡之余,也不无慨叹难抑;在新闻及网络上,一些人的炫富之举,简直有点匪夷所思。 

老实说来,要炫富也得看本事、实力和胆识,旁人只有羡慕或妒忌的分。在金钱挂帅的商业社会里,炫富既是自我突出身分的表征,更是许多人穷其一生乃至数代也无法达成的一种成就。即便是含着金匙出生的富二代,他的造化早定,不是一般人可以攀比的。



炫富的方式或手段固然因人而异,在意义上则有天渊之别。譬如有些人喜欢通过媒体的报道,在指定的地点和时间沿街派钱(在我国,这个现象曾经出现过);有者将豪宅打造成金碧辉煌的宫殿一样(别比欧美富豪,香港也有);有的人外游购物消费动辄以数十万美金计(比他花钱更强数倍者当然大有人在)。

从事公益事业

然而,也有不少富甲一方的名流开一时之风气,联手志同道合者设立庞大的国际慈善基金会,不分种族宗教国籍地以济助社会中亟需帮助的人;同样的,我国也有不少乐善好施的富豪,在扶贫济病以及对民族教育方面,从来就不落人后地给予大力捐输资助。 

炫富之风不可长。唯有能把金钱的力量用在社会公益事业和利他上,才会发挥出基督的施予文化与佛教的财布施的真正意义与精神,绝非那些只以挥霍来向他人炫耀财富者,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反应

 

财经新闻

报穷局:包括“拿督”艺人 50名人仍属破产者

(吉隆坡26日讯)大马报穷局(MDI)透露,约有50位名人,包括一些经常在网上炫富及荣获“拿督” 头衔的艺人歌手,仍处于破产状态。

该局总监拿督巴克里指出,这些艺人即使收到破产通知或未能按时支付每月款项,仍不愿与该局官员会面,导致该局无法根据法律规定,帮助他们解除破产状态。

仍在社媒炫富

他说,这些名人中有些仍在社交媒体炫富,却未能按财务能力支付少量的每月款项。

“这些艺人本来可以解除破产,他们的案件已超过5年,但由于不合作或完全没与该局官员会面讨论,至今仍处于破产状态。”

他告诉《每日新闻》,虽然我国破产名人数量不多,但那些拥有大量粉丝的艺人,应为社会树立正面榜样。

据了解,在这些破产的名人中,包括两位仍在娱乐圈活跃的知名摇滚歌手,以及几位受欢迎的演员。此外,还有商人、企业高管及一些政治人物,也在破产名单内。

他指出,破产并不是人生的终点,通过遵守该局指示,管理破产案件将变得更加简便,只要符合规定条件,就能在3到5年内解除破产。

他解释,解除破产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成为一个“模范破产人”,既持续按时支付规定的每月款项,并每6个月向该局提交收入和支出报告。

“如果他们仍然处于破产状态,且希望出国处理公务或宗教事务,报穷局会根据既定条件考虑此类请求。不幸的是,一些艺人滥用这种灵活性。”

关于一些艺人破产,但仍能赚取可观收入并未被该局发现的情况,他称这是因为赚的钱通常被转入了其他人的账户。

他说,许多艺人因生意失败、购买奢华资产(包括车辆)或为他人做担保而宣告破产。

“如果我们成功发现此类情况,将会对相关人员采取严厉措施,追究隐瞒收入的责任。”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