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爆竹合法化的安全性/林恩霆

地方政府发展部长倪可敏日前宣布,内阁一致认同合法化燃放烟花爆竹,并由财政部和内政部拟出相关指南。

倪可敏说,合法化爆竹和烟花后,就可以增加数十亿税收。换言之,这项放宽仅仅是考虑到从1996年禁止烟花爆竹后所带来的税收损失,但原先在1996年禁止烟花爆竹的初衷,其实并没有解决,那就是烟花爆竹的危险性。

由财政部和内政部负责草拟详细指南,也就是财政部负责税收部分,内政部负责制定管制条例,而倪可敏管辖的地方发展部,顶多就是负责救火的消防拯救队。

税收和执法都无关倪可敏的部门,反倒是他领导的部门该考虑如何在合法化烟花爆竹后的预防灾难和援救指南,而不是“越俎代庖”地先宣布此消息。毕竟农历新年已过,这项消息或许对接下来庆祝开斋节的友族同胞更值得开心。

无视社会安全伤害

烟花鞭炮和孔明灯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但我们不能无视这些文化给自身和社会安全带来伤害。

自1996年立法禁止烟花爆竹后,虽警方起初几年有严厉执法,但后来却也不见得警方有对此管制采取措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让各族同胞在佳节燃放烟花爆竹庆祝,年初九拜天公的烟花和爆竹声声响,可略见一斑。

政府合法化烟花爆竹,旨在收取税收,毕竟“严法也无法阻止民众燃放烟花爆竹”,不然就索性合法化,从中抽税,以减少走私活动。

合法化除了可获得税收,也可以杜绝“不合规格”或“缺乏安全保证”的烟花爆竹流入我国。然而,即使有安全保证,烟花鞭炮依然是危险物品,必须有相关条例去严厉监督和辨别。

无需过于感恩戴德

这一边厢说合法化烟花鞭炮,那边就有一名18岁的舞狮团员炸伤脸部和右眼,导致右眼失明。中国更发生一起小孩玩鞭炮被炸事件,3名男童在路边放鞭炮,其中一人将鞭炮扔进下水道,岂料人孔盖瞬间被炸碎,酿成1死2伤悲剧。

政府在衡量税收和民众庆祝佳节的方式后,决定废除禁令,增加税收,但也需要制定更严厉的条规,去“合法化”后的危险性增加。

民众也无需为此过于开心或感恩戴德,毕竟过去虽有严法在,但民众依旧以烟花鞭炮庆祝之,反倒是合法化后,烟花鞭炮的价格必定调涨。

因此,合法化后,对咱以烟花鞭炮庆祝佳节没啥大影响,只是危险性依在,价格也将调高。

反应

 

雪隆

消拯局:去年允烟花爆竹 非雪兰莪火患增加主因

(蒲种27日讯)雪州消拯局主任万拉查里指出,虽然雪兰莪州在去年的农历新年烟花和爆竹燃放合法化期间共发生726宗火患,惟合法化燃放烟花和爆竹未必是火患的主要肇因。

他說,虽然与前年的536宗相比,雪州去年的火患多出190宗,但燃放烟花爆竹未必是火患的主因,因为2021年农历新年期间,雪州共发生1126宗火患。

他今日中午在蒲种IOI购物广场出席“农历新年行动”推介礼后,在新闻发布会上这样回应媒体的提问。

万拉查里促请民众在欢庆佳节或假期期间,必须有居安思危的意识,离家前关上电流以降低电流短路的风险,在路上也要小心驾驶,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他透露,雪州消拯局在今年农历新年值勤行动由本月13日开始至2月6日,共有1578名人员待命,惟防范火患等灾难仍需靠民众自身警觉和高度配合。

根据雪州消拯局的数据,去年农历新年行动期间,共发生66宗交通意外、726宗火患及2宗溺毙案。

需遵守特定条规

地方政府发展部长倪可敏于2023年2月初宣布,内阁一致通过合法化燃放烟花和爆竹,惟当年的农历新年落于1月杪,因此去年是首次合法燃放烟花爆竹的农历新年。

虽然内阁通过合法化燃放烟花鞭炮,惟仍需遵守特定条规包括选择合适地点、午夜12时后,就禁止燃放烟花鞭炮。

根据1955年燃烧物法令,只有45种鞭炮烟花爆竹获准燃放,当中有36种鞭炮烟花合法,获准可公开贩卖及燃放,另9种是在有条件下贩卖及燃放。

警方有权采取行动对付燃放非法鞭炮者,违例者可被判坐牢7年或罚款1万令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