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特赦纳吉会扭转政局?/林恩霆

在我国,皇家特赦可分为全面特赦和有条件特赦,前者是免于任何刑罚,后者则是减轻刑罚。

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特赦案例就是发生在现任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身上的特赦,也就是2018年,时任国家元首对安华的全面特赦,让他直接恢复参政权利,参与补选,重返国会。这对今时今日得以任相做好了最好的铺排,否则的话,安华如今还在牢狱之中。

当年特赦安华得以扭转了敦马哈迪医生继续掌控希望联盟的势头,甚至在喜来登政变后,依然握住国会另一股政治势力的主导权,直到今天拜相。

特赦安华改变了国家近年的政局,也开创了希盟与国阵合作的破天荒局面。那么,巫统如今决定向国家元首特赦拿督斯里纳吉的做法,会给国家政局带来怎样的影响?

在即将举行的六州州选中,若国盟与希盟及国阵的过招,是狂风扫落叶之势,把团结政府执政党打得落花流水或成绩不理想的话,那么纳吉可能在希盟万般无奈下,从加影监狱请出来,让他继续以Bossku的身分力撼国盟的绿潮。

纵观2021年及2022年的马六甲及柔佛州选,还未入狱的纳吉所到之处,皆受选民的欢迎,甚至让国阵在这两个州属,把希盟和国盟给撼倒。

但在2022年的大选,仅相隔大约一年的时间,马六甲和柔佛州的国会议席成绩并无法与州选相比,有人认为这是Bossku效应。

然而,是否是Bossku效应,暂且无从查考,反倒是2022年11月的大选,国阵敌对派一直说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是国阵候选首相,这种排山倒海的宣传攻势,也是国阵败得凄惨的因素之一。这可见得扎希并不是赢取马来选票的筹码,反倒是可能会倒米。

扎希民望比纳吉差

扎希在马来社会的民望比纳吉差得远,纳吉在入狱后的民望是否有影响,这尚未可知。但是,扎希并不会给国阵和希盟带来好处,攒得马来选票,则是必然的。

无论如何,特赦纳吉虽然是国家元首的权力,但团结政府免不了会受到指责,纳吉的自由料会影响团结政府的稳定性。

反应

 

言论

居家服刑疑云悬而未解/林恩霆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特赦之居家服刑附加谕令存在与否的事件中,其处理方式存在改进空间。根据安华的说法,总检察署曾收到一份来自国家王宫(前国家元首任期内)的特赦附加谕令。

但总检察署或许认为其正当性存疑,这或许跟附加谕令是否符合宪法有关。虽然安华没明说,但总检察署的确把此附加谕令交回给国家王宫,让新任元首定夺。

部长回应矛盾重重

此外,他提到前国家元首多次展延特赦局会议,直到1月29日才召开。

安华没有明确指出责任人,但暗示如果早在前国家元首任期内处理,可能还有机会重新讨论这份附加谕令是否符合宪法,或在特赦局会议中将前国家元首提出的居家服刑建议进行深入讨论。

安华强调,他本人和参与特赦局的扎丽哈医生并未提到居家服刑的建议,而居家服刑的附加谕令是直接交给了总检察署。

尽管安华表示政府没有隐瞒附加谕令,但政府高官的回应却矛盾重重。通讯部长法米、内政部长拿督斯里赛弗丁、联邦直辖区事务的首相署部长扎丽哈医生、首相署部长(法律及体制改革)拿督斯里阿莎丽娜等人对附加谕令的存在表示“不知情”,尤其是赛弗丁将其称为“传闻”,令人质疑政府的透明度和协调性。

作为总检察署的主管部长,阿莎丽娜理应知晓此事,而总检察长作为政府的法律顾问,一年来频繁与安华会面,却未提及附加谕令的存在,这种说法难以令人信服。

安华政府在此事上,可以通过更透明的方式处理此事,以减少政治伤害。首先,他应坦承总检察署已把这份附加谕令交回给国家王宫,坦承可以显示政府对宪法的尊重,也能向公众传达政府在法律问题上保持专业与独立的立场。

模糊规避引发质疑

其次,在承认附加谕令确实存在之后,才说明政府已将此事交由现任国家元首处理。这种直接而坦率的态度,可以有效消除公众对政府隐瞒事实的疑虑,同时也表明这是一个由国家元首决定的宪政问题。

最后,若纳吉的律师团队决定挑战总检察署的决定,安华应表态支持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议。

尽管这一行动可能涉及挑战王宫决定的风险,但通过法庭审理的方式,不仅符合宪政程序,也能避免政府被指控干预司法或试图掩盖事实。即使舆论出现,纳吉也可能需要承担挑战王宫的责任。

由于涉及宪政争议,包括前任和现任国家元首对附加谕令的不同看法以及总检察署的立场,通过法庭解读宪法可能更为妥当,让司法程序决定附加谕令的合法性,可以避免政府背负隐瞒的指控。

安华的处理方式未能展现应有的透明度,安华政府通过模糊程序或语言技巧规避责任,反而引发更多质疑。尽管他声称无隐瞒,但政府内部信息不对称和高官的矛盾表态已严重损害其公信力。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