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王保尼与华裔史观/章龙炎

去年年底,因为2016年华小六年级的历史课本,在有关促成马来西亚成立的单元里的〈向领袖致敬〉部分,没有提到马华代表王保尼,引起马华领袖不满之外,行动党实权领袖林吉祥不忘乘机讽刺马华无法“保护王保尼的贡献”。不少华裔评论者一如既往地利用现成的思维模型评论此课题,声称国阵政府试图抹杀华裔在马来西亚的贡献。

事实上,这本由国家语文局出版的历史课本,正文有记载王保尼的贡献,只是〈向领袖致敬〉部分没提他,并不是一些媒体所说的“独漏”。



根据马来亚大学历史系主任西华占德拉林甘副教授(他也是教育委任的顾问之一)在2016年1月18日英文《新海峡时报》投函指出,问题所在是王保尼为何没在〈向领袖致敬〉部分出现,而不是没有承认他在葛波德委员会(Cobbold Commission)的角色。这个委员会全体成员的合照出现在课本的第四页。

大马成立 王保尼文件有限

他指出在〈向领袖致敬〉部分,荣誉归所有4个地区的政治领袖及一名公务员。这些政治领袖包括马来亚联合邦的东姑阿都拉曼及敦拉萨、新加坡的李光耀、沙巴的敦佛史蒂芬及敦慕斯达化哈伦、砂拉越的史蒂芬加隆宁甘与丹斯里王其辉及敦卡扎里沙菲益。

他解释,当时还是公务员的卡扎里沙菲益之所以成为〈向领袖致敬〉部分的一员,是因为他在促进马来西亚成立扮演了关键角色,也就是把有关政治领袖带到调停桌上。

卡扎里与王保尼同是葛波德委员会的成员,为何王保尼没有“入榜”?除了在促成马来西亚成立扮演了重要角色,西华占德兰林甘解释卡扎里在其1998年出版的《马来西亚成立回忆录》,根据个人记忆与外交部的文件,让历史学家有根据的诠释他为“本地领袖”的地位;相反地,王保尼的相关文件却是有限的。



华裔不认同马华建国贡献

所以,问题所在就是王保尼作为马华元老,也是槟州的第一位华裔首席部长,但马华却没有为他立传,这是可悲的。没有书写,话语权是软弱无力的。客观而言,王保尼的葛波德委员会是个“民意调查团”;要是王保尼在〈向领袖致敬〉,那该委员会的3个“老外”入榜也是应该的了。

更加可悲的,我看到的还是广大华社,并不十分认同马华在建国,甚至是对华社的贡献(马华某些领袖还被当作是“千古罪人”呢!),为何对王保尼在小学六年级课本的历史地位的“降级”感到气愤?这不是华社应该预料,而且应该坦然接受的吗?

事实是,不管你喜不喜欢,马华的历史,是我国华裔社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否认这一点,或者认为马华的历史是一部“卖华史”的史观,而不积极的书写有理有据的“我族历史”,那华裔实在没有权利也没有站得住脚的合理理由指控他族抹杀华裔贡献的种种指控。

反应

 

要闻

华裔重质不重量 文化差异各族生育失衡

(吉隆坡16日讯)华巫裔生育大不同!

大马理科大学人口学与人口老化问题研究学者聂诺丽雅蒂表示,有关巫裔与华裔生育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别文化对生育与计划生育的看法不同。

她向“自由今日大马”表示,巫裔很大程度上受到回教教义及其文化传统的影响。

回教鼓励多生育

“马来社群希望生育更多孩子,因为这与回教鼓励增加先知穆罕默德追随者的做法一致。”

“巫裔的价值观和传统也强调,希望孩子将来能照顾年迈的父母。”

“回教教义也强调,孩子是一种深刻的祝福,上苍保证了孩子的生存。”

与此同时,她也说,华人社会倾向于优先追求财富,在生育方面有“重质多于重量”的心态。

“华人文化优先考虑的是孩子的教育,并强调财富和繁荣。许多华人家庭也倾向注重获得更高的生活品质和个人满意度。”

“华人社会中避孕和计划生育的方法也有所增加,因为他们(更愿意)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家庭规模。”

大马生育权利倡导联盟的锺声培(译音)医生也对此表示同意,并表示华裔往往优先考虑孩子的优质教育,而这需要高昂的成本,导致他们想要更少的孩子。

“更糟的是,在教育取得成果后,他们就被鼓励移民,进一步扭曲种族平衡。”

巫裔生育率近华裔3倍

美国中央情报局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的总生育率(TFR)在2024年已降至 1.73个孩子。

同时,一项去年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马来人的总生育率最高,每名女性生育2.1名新生儿,而华人的总生育率0.8,印度人的总生育率为1.6。

总生育率是用于估计女性在育龄期间(15岁至49岁)平均生育新生儿数量的指标。

职业女性增 生育率降

聂诺丽雅蒂也表示,由于生活费增加,女性也投入工作岗位,这些年来我国的总生育率有所下降,而这两者都是家庭规模的关键决定因素。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所有族群的总生育率均已下降,从2011年每名女性生育2.2名新生儿,下降至2022年的1.6名新生儿。

巫裔的生育率从2011年的2.8下降到2022年的2.1。

“导致这三大族群生育率下降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儿童教育、房屋和医疗成本的增加。”

她也表示,政府必须解决生育率下降的问题,因为人口再生缓慢将加速我国走向老龄化国家,预计到2030年将成为老龄化国家。

“政府需要采取多项措施,如提供可负担的生育保健服务、实施教育计划以提高对生育问题的认识,以及为面临不孕治疗困难的人提供财务支援。”

“加强重视父母身分、家庭和跨代之间的文化和社会规范也可以培养人们对生育的积极态度。”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