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衡量制度/章龙炎
探讨我国政治,最让我困恼的问题就是许多议论者,无论有没有受过政治学或其他社会科学训练,都爱夸夸其谈国家制度如何的“烂”、失去“合法性”等等;而这个国家制度,几乎毫无例外地指的是中央政府的制度。
看了他们的论述,很多人可能会以为换了中央政府,新的政府就具备了合法性,人民有信心,制度即使不是马上变好,至少不会比现在“烂”。
他们当然可以天马行空的讲,但却是吝于举证支持“换了政府,制度就会自然而然会变得更好”的论点。吝于举证,不是因为缺少实例,而是没有实例。相反的,换了政府,情况更糟的实例多的是。远的不说,台湾就是明证。
即使不拿国际来比较,我们看看国内由国会反对党执政的州政府(还有地方政府),就知道换政府从政党的层次来看,只不过是政党引诱民众支持的手段,意不在改变“崩坏”的制度;如果能够的话,这些政党还想尽办法把这些制度当作“护身符”,甚至加强其“神效”。
捆绑党与人民利益
大多数华人反国阵,我觉得最根本理由是对国阵,特别是对巫统的“极度憎恨”,把我国现存的所有问题特别是“不利”华人的问题,都归咎于巫统;最近几年特别流行的,是把一切问题归咎于首相纳吉。这可以说是政治是盲目的。
这些其实与要求改善制度没有什么关联。一个政党失去政权或者某个政治领袖下台,制度不会因此变得更好。这是普通常识,但许多人因为憎恨太深而被蒙蔽,还以各式各样的堂皇理由来美化本身反政府的立场。
政权更替无可避免,只是迟早问题。这不是主观意愿能够转移的。国会反对党把本身的利益与人民利益捆绑,已经证明是要混淆视听。
掂量一下现有的国会反对党领袖素质,主观上没有“改善”制度的能力、能耐,客观上更没有展现出应有的格局与勇气(只会谴责种族政治,但对自己有利时却大方接受种族政治),要我”敢敢试”?免了吧!
含泪也要投反对党
明知道他们只会耍嘴皮,明目张胆说谎、扭曲、煽动等成为家常便饭。他们成事不足,还要逼着去支持他们,是不是太委屈自己了?
是的,有人说含泪也要投国会反对党。不这么做,仿佛是“良心”过意不去。不坚持空想的正义(有别于相对的正义),好像不能展示本身的“远见”与人性。这与改善制度风马牛不相及。
因为把投国阵反对一票当作是良心投票;把支持国会反对党(转个弯说是支持两线制、制衡等等)当作是有“远见”与有人性,当然对国会反对党就有道不尽的乡愿。制度优劣、公平与否,需要以理性客观来衡量;普遍存在的情绪主观衡量制度的优劣公平与否,真的让人盲目。
谁想马华被“踢出”国阵?/刘泰安
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2月2日在脸书上载受访影片,以不点名的方式揭露,一些不属于国阵的“外人”,建议巫统把马华“踢出”国阵。
他在2月6日巴生出席一项活动时,点名民主行动党就是一直怂恿巫统把马华“踢出”国阵的“外人”,并出示2024年1月9日行动党副主席郭素沁一则“马华最好退出国阵”的国文新闻报道,证明所言非虚。
温故而知新。马华在2018年5月9日举行的第14届全国大选中蒙受空前重挫,竞选39个国会议席及90个州议席,只赢得1国2州,3名中选议员的多数票合共都不夠600张!
巫统也亟需马华
当时马华上下群情激愤,咸认受到巫统牵连而败选,“退出国阵”的呼声于是此起彼伏。同年11月举行的马华党选中,主张“留在国阵”的魏家祥也是马华硕果仅存的国会议员,击败了主张“退出国阵”的颜炳寿,当选新任马华总会长。
魏家祥既然胜选,马华继续“留在国阵”便不再成为问题。许多论者都认为,马华缺乏足够政治筹码,只能继续依附国阵维持生存。有者甚至直言:“马华退出国阵,没有了联盟的加持,马华什么都不是,路就会更为艰难。”
其实,相对而言,国阵沒有了马华,同样也是什么都不是,多元种族政党联盟的招牌可被拆掉,沒有必要名存实亡。
国阵兼巫统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迅速否认,会受到任何一方的压迫影响而开除国阵的任何成员党,并放话:“只有做白日梦的人才会主张此事发生。”
巫统两名最高理事拿督弗亚和拿督阿都拉曼达兰随后也表达了相同的意见。由此可见,巫统亟需马华留在国阵并肩作战。
魏家祥为何此时此刻挑起这个课题?他翻出行动党副主席郭素沁—年多前的言论的旧账,难道不知道后者并不能代表行动党领导层的立场呢?
火箭乐见“马华留下”
平心而论,“要马华退出国阵”绝非行动党乐见的选项。理由显而易见。如果同是团结政府成员的希望联盟和国阵在下届全国大选保持合作关系,行动党不但不会面对“盟友”马华在既有选区的竞争,而且基于“胜者守土”原则占尽便宜。因此,行动党跟“留在国阵”的马华继续合作,只有百利而无一害,怎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呢?
需知,马华与行动党在上届大选中,分别竞选44及55个国会议席,当中有31个国席是两党相互竞争的。结果马华只胜出2席,而行动党大胜29席。下届大选中,如果行动党坚持“胜者守土”原则,马华就不可能有“败部复活”的机会。
行动党中谁会怂恿巫统把马华“踢出”国阵,好让马华在下届大选名正言顺挑战本党?哪不是做“白日梦”,而是当“白痴”啦!
另一方面,阿末扎希已表明,国阵将继续与希盟合作应对下届大选,但两大阵营将使用各自的旗帜上阵,而且互不上阵对方的选区。
这是否意味,马华只能上阵目前所获胜的唯二国席,也不可能要求巫统让给马华上阵一些国盟的选区吧?如此一来,马华想要“打翻身仗”,岂非是遙不可及的梦想?
值得玩味的是,魏家祥此际挑起行动党怂恿巫统把马华“踢出”国阵的话题,有可能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兵法,实际上是他在怂恿巫统率领国阵退出团结政府,以便马华在下届大选再战行动党?
魏家祥说过,政治没有捷径,马华还是要重新找回支持力量,且做得更好,才是最根本的问题。这可谓掷地有声,但针对政敌捕风捉影、挑起争议,显非“自强不息”的正道啊!
如果行动党成为执政党之后被戏称已变身为“当家不当权”的“马华2.0”,那么,马华何尝不能转型为“敢怒敢言”的“行动党2.0”,以求突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