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用选票为未来铺路/王秉彬

希望联盟在确定下最后一着棋的主帅后,待分辨的就剩该联盟究竟是为谁在铺路? 是的,希盟或国阵成员党推出何等人选或打着什么标志,只是按程序做事,这些联盟要走的路与方向才是应验人民福祉的指标。

渐进的,我们了解国阵与希盟主帅的性格,心底有答案来届大选成绩出炉后,胜利者的处理方式。比如,执政党若继续微差胜选,可预测纳吉会一贯作风撤换所有跑票,不忠心和没有吸票的高官,杀鸡喝猴。而要是政坛变天,有20多年治国经验的马哈迪能强势稳住局势,消除爆发骚乱的隐忧,看守政权交替。



只要国家不会乱,履行义务去投票的选民相信不会少。竞选期过程精彩的是各党叫阵,爆内幕,内讧摆上台面,扯后腿,同盟友情变调等,越有故事性越得选民关注。这期间,选民亦能自由宣泄不满,褒贬各种竞选宣言。这也是选民与政治互动密切的时期,接近还政于民的阶段。

我想说的是,两个主要联盟不论谁取胜,大家还是好好的。可是一旦陷入需要伊斯兰党为主的第三势力,才能组成政府,蛮可怕的。现实摆在眼前,要有两线制发挥监督作用,同时避免宣扬神权国政党抬头,前线州胜负必须明显。持平选情而引发的僵局,不利政治生态,选民是否积极投票是关键。这也关系到相关联盟优秀的候选人能否脱颖而出,捍卫国家和谐与安稳,兑现新晋所说的避免走回来时路,迎向新局。

过去世界多国政改经验中,都显示糟糕的政治状况会破坏经济,推开人与人的距离。还有,未有投票意向的中间选民,别被我估中曾想过在投票日投废票,千万使不得,累积废票结果无助维持现状,而用票为未来铺路才至关重要。



反应

 

要闻

盼下届槟州选赢多数席 国盟转攻巫印选票

(八打灵再也26日讯)据消息人士透露,国盟正将槟城的重点转向马来选民和印裔选民,希望在下一届州选举中赢得微弱多数席位。

消息人士称,国盟意识到很难在槟州赢得华裔选票,从其在第15届大选和2023年州选举中的表现就可看出,当时其多元的成员党民政党未能为联盟争取到华裔选民的支持。

难获华裔选票

另一方面,消息人士也说,反对党联盟观察到槟城印裔社区的支持明显转变,特别是在 去年7月的双溪峇甲补选中显示,印度选民明显转向国盟。

消息人士告诉网络媒体“今日自由大马”,国盟希望这种专注于槟城马来人和印裔的策略能够巩固印度社区的支持,同时保持马来选民基础。

民政党在2023年州选举中首次夺得曾是公正党据点的双溪峇甲席位,去年,在议员诺赞里拉迪夫去世后举行的补选中,伊斯兰党的阿比丁伊斯迈以4267张多数票为国盟保住议席,高于之前的1563票张多数票。

双溪峇甲补选的整体投票率也较低,只有47%的华裔选民投票,主要原因是对团结政府不满。

专家指出,选举结果表明华社更有可能不参与投票,而不是转而支持国盟。

民政党乏善可陈
与伊党僵持不下

尽管国盟在2023年州选举中在槟城取得重大进展赢得11席(伊党7 席、土团党4席),但民政党在这次选举中仅赢得一个议席,在各方面都惨败。

民政党主席拿督刘华才博士在峇六拜选区获得1万3573票,以1889多数票败给诚信党的阿兹鲁。

刘华才的竞选活动也揭示民政党和伊斯兰党之间的紧张关系,他的提名遭到几位伊党州领导人的抗议,身为国盟副主席的他不仅未被邀请出席伊党在槟城举行的大型造势活动,更是传出被伊党领袖要求离开。过去2年,民政和伊党高层领导人也在一系列问题上发生争执,包括“啤酒公司赞助华校义演”的问题。

推印裔领导人

为了吸引印裔选民,国盟消息人士表示,该联盟正在研究将印裔社区成员提升到槟城领导职位的可能性。

国盟正考虑的一项建议是推选一位印裔领导人作为下一届州选举的“代言人”。然而,消息人士指出,该提议仍处于讨论的“非常早期阶段”。

此举可能会遭到伊党领袖的强烈抵制,他们可能会坚持要求将此职位与各党派在选举中的表现挂钩。

槟城伊党秘书依斯祖里告诉“今日自由大马”,他们必须看看联盟中的哪个党派赢得最多席位,并认为让该党领导该州才是公平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