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线上运动/方城

从去年开始,反复的疫情,让学校开了又关,关了又开,课堂学习搬到了网上,老师与学生也成了“网友”,传授知识这一块,也不知是否有顺利交到学生手上。

与此同时,用以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课外活动,也顺应搬到网上进行。学生们对着电脑在家自己打球、跑步、听讲座等等。完全像上课的模式。这是我觉得很不妥的。

我们都知道,课外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后学习如何和同侪互动、合作完成一项或多项任务,借以加强与人相处沟通技巧,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准备。现在如果以“网课”的方式来进行,它的意义其实是不大的。充其量,也只是为了要完成官方要的数据(PAJSK),或者为了继续做管控前的那些报表而已。

坦白说,学生在这期间上网课已经是很耗神的日常了,为何还要加入不在课外的课外活动来添乱呢?线上运动既无法达致课外活动的宗旨,把它搁着也不是问题。各大学在录取这批受疫情影响的新生时完全可以不看课外活动分数的!然而,由于当局没有这样的安排,我发现学生在参加课外活动时,为了这个据说对日后升学很重要分数,他们可以造假投机取巧。比如最近州教育局办了几场线上竞跑,学生通过网站报名,然后在指定期限内在家跑5公里,然后截屏上载,学生就可以拿到电子文凭,然后老师就可以在教育部系统给这位同学加分。

于是,有学生告诉我,他们之中有拿着电话坐车子“跑完”的,也有在原地“抖完”(用手摇晃电话)的。这些人之中,有些说他们不敢去跑,担心被感染;有的则说,这样子一个人去跑,家长不放心等等。既然如此,办这样的比赛还有意义吗?

别鼓励孩子往外跑

条规是死的,人是活的,既然现在疫情严重,就别鼓励孩子往外跑,以免增加感染的风险。把入学课外活动的要求调整一下,也不一定要在线做课外活动,让孩子有多些时间做一些真正可以舒缓紧绷心情的活动,规划未来更为实际。

说真的,我中学时期,参加课外活动是看个人意愿的。意思就是:你喜欢参加就参加,要参加哪个团体,只要老师首肯了,就不是问题。

反应

 

言论

领袖是引领未来的榜样/方城

在一间成功的机构,若其领导能深得人心,企业发展必定乐观,员工的流动性也应该不高的。我认为,领导应该要有几个特质,做起事来才能事半功倍。

我一直认为,作为领导,就必须要有领导的气度,对于讲真话、做事不偏私的属下,哪怕他说的话不合领导的心意,领导也应加以表扬,而不是故意刁难,处处不予好脸色,让人心变凉,不想再认真做事了。人心一旦失去,就像覆水难收,很难再拿回来的。

领导也是引领未来的榜样。这种情况如果在学校发生,就让许多认真且奉公守法的老师心灰意冷,进而让阿谀奉承的伎俩根深蒂固,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下学会了虚伪。

成功的领导,要能做到“以德报怨”,就事论事,而不是以身分打压属下,让人无所适从。对于自己犯下的错误决定要能够以开明的心态接受劝谏,机构要有进步,必须能够做到这一点。

如果事事都掩耳盗铃,自以为是,是很难看到进步的。领导固步自封或全盘照收;耳根软,轻易相信流言,就会成为有心的人的棋子,任意被摆布。

我一直希望领导应该双目清明,用慧眼办事,多称赞表扬,让人在获得肯定之余,更愿意工作,而不是在上班时得过且过,求过时间而已。

用假数据骗自己

遗憾的是,现在的职场上几乎充斥这样的人,但大家却还浑然不知,反而不断自我催眠,用假的数据欺骗自己,想象一切还是美好的。

打个比方,当有人提出学生的阅读量不足之际,各方就想尽办法让学生“阅读”,制造报告,营造出全民阅读的假象。其中有多少人真正培养起阅读的习惯,只有天知道了。

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我想学校会变成尔虞我诈,虚伪失真的地方,不再是所谓的象牙塔了。

遗憾的是,现在许多打工人所处的环境,常会有欺善怕恶,喜欢巧言令色的领导,导致团体或机构无法有显著的进步。若这样的情况也在栽培国家未来领袖的学校发生,学生会看到怎样榜样?实在让人不敢想象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