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经济增长的考验/南洋社论

国家银行放话捍卫疲弱令吉,但是令吉还是跌跌不休,成了拖累经济的最大隐忧。

国行上周(2月16日)宣布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其中第四季的GDP逊退至3.0%,低于市场预期。

这也致使大马2023年的全年经济增长只有3.7%,和2022年的8.7%比较,大为失色。回顾2023年首三季的GDP分别是5.6%、2.9%和3.3%。

或报喜不报忧

国行也预测基于国内消费平稳,并且外围需求复苏,还有旅游行业将强劲增长,将有助于刺激今年的经济回春。但是,事实是否如此,国行是否报喜不报忧,令许多人觉得不安。

回看去年初同期的经济预测,当时2022年第四季GDP7%,使2022全年增长8.7%,让市场分析员觉得乐观,认为2023年的增长可能更加强势,不然,也可以维持在4至5%之间。

事实证明,当时的看法过于乐观,最终增长只有3.7%,2023年12月的出口增长更萎缩到1.4%,显示低令吉的趋势并没有对出口业务作出很大的贡献。

所以,今天市场普遍预测2024年经济会更好,只不过是说来自己安心,不想打击市场的情绪。唯落叶知秋,从今年的农历新年吹起冷风兮兮,许多应景的商品如中国柑类、节日糕点、烟花爆竹等的销售皆不理想,收工宴和新年套餐的反应也不热烈,大家应该晓得,今年要拼经济并不容易。

其中一个原因是2024年政府将启动大大小小多种税务,例如服务税增至8%。这些税务有如大海撒网一样,不管如小鱼的人民如何闪躲,总有避不开的“天罗地网”迎面而来。有鉴于此,人民自然而然会束紧腰带,节省开支了。

不但如此,令吉跌势不止,推翻了市场认为进入2024年可以止跌回升的乐观预测,进口倍加压力,别说以前的3.80令吉,即使从4.2令吉兑1美元跌到今时的4.7令吉,这个近12%的缺口,已经让许多商家的业务无利可图了。

令吉恐无力回天

国行开声说令吉被低估,这句话每个人都听到,也都认同,但是,市场有如脱缰野马,就是与我们的希望背道而驰。即使国行干预,恐怕也无力回天。

接下来,和国行维持隔夜政策利率有关。目前美国的利率维持在5.25至5.5%,我国的利率维持在3%,即使政府和国行如何自辩,外资就是不来。

以投资的角度来看,比较利息的差异,一进入大马,还没有开始赚钱,资金已经面对2.25至2.5%的亏损,再看到令吉一直下跌,这好像一把锋利的两面刃,没有高超的技术,不值得去抓握。

我们看看今年唯一强势增长的领域即旅游业,应该就如市场预测一样,将大唱丰收。这完全是政府大力推动并给予许多优惠的结果。其他领域若要表现得比去年更亮丽,没有政府的扶持,恐怕步伐艰难,进退维谷。

视频推荐 :

反应

 

言论

开放学额的“鲶鱼效应”/南洋社论

根据医疗网站《蓝码》报道,玛拉工艺大学医学院教授拉惹阿敏建议,开放心胸外科系学额给非土著学生报读;随后大马医药协会主席阿兹占也附和要求考虑“暂时“开放学额,以解决国内专科医生严重短缺的迫切问题。

然而,开放学额的建议随即掀起舆论纷扰。

学生团体发动“穿黑衣”抗议,学生代表理事会强调,玛拉工艺大学是土著特权与教育主权的堡垒,是为保护土著,保障土著贫穷学生继续升学的机会。

高等教育部长拿督斯里赞比里澄清从未对开放学额有过讨论,并揭露有人恶意炒作敏感议题,试图引起混淆和争论,更重申高教部坚决遵守依据联邦宪法第153条文创立玛拉工艺大学的原则精神。

学生代表对政府坚定立场甚感满意,但问题论争却仍激起民众的思考。

于 1956 年创校,为贫困学生提供升学机会的特殊院校,发展迄今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公立大学,拥有15个校区和3个卫星校区,学生人数达17万人,是否反映贫困的土著学生越来越多呢?

激发弱者变强

另一个问题是,该校只招收土著学生,国际学生只占约1%,学生来源单一,过度同质化,会否缺乏市场需要“鲶鱼效应”的刺激。

“鲶鱼效应”的涵义就是通过引入强者,激发弱者变强。首相署前部长拿督再益依布拉欣提出质疑,“是否害怕非土著抢饭碗”,的确能振聋发聩。

显然我们好些学生在过度依赖体制保护下享尽资源优势,越变缺乏竞争力,在面对威权与权势时,更缺乏独立思考的自信,因为他们被特定规则与固定的政见观念所捆绑。

2008年希望联盟执政雪兰莪州,时任州务大臣丹斯里卡立依布拉欣曾建议“开放10%学额予非土著”,以营造健康的竞争,也引起轩然大波,大批土著学生游行示威。

增加更多专科医生

时任巫统的高等教育部长拿督斯里卡立诺丁还狠批卡立依布拉欣搞民粹为博取非土著支持,侮辱了马来土著与玛拉工艺大学。

其实,开放学额有助于打造一流大学,开放竞争就是要“活跃的思想市场”,而开放医学科系学额就是要增加更多专科医生,在现有政府医疗体系下,有好些病患者需苦等半年至一年接受搭桥手术,甚至有人在等待中离世。

学医就是为救人,不分贫富贵贱救人,医生必须履践的希波克拉底誓词,因此不应被视作种族议题,也更非政治问题,因此“一切理应以国家为重”,政治领袖要有勇气和决心去解决问题。

最后我们希望大学能培养能在激烈竞争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他们要更具国际观,拥有多元广域思考,跨学科的综合学养和横贯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大学才有伟大的生命力与贡献力。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