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绿色狂潮,谁与争锋!/游侠

什么时候一位绿色小三,突然鸠占鹊巢,成为团结政府闻风丧胆的辛辣角色,在第15届大选一鸣惊人,一举成为赢得最多国会议席的单一政党,国盟也夫凭妻贵,捞取了不少选票。

绿色小三的本领非一般贤妻良母可比,她察言观色的能力超乎常人。她选择了丈夫国盟,却仍然可以和丈夫的敌人国阵暗通款曲,大选时互相避免在同一选区对垒,对国阵也从不恶言相向。突显了她八面玲珑的交际手腕。

泼辣本性异于常人

绿色小三泼辣的本性也异于常人,她可以骂贪污皆因你而起,是你破坏了宗教和谐,你们都是万恶不赦的共产党,华人执政,马来人吃草等夸张言论。

对内对外,不管地球如何运转,世局如何变化,她都坚持要走回头路,要把大家带回盘古时代的生活。

没有“战狼”,难敌绿潮。

“战狼”这名词,我认为是褒义词,当你被敌人攻击时,你必须有所反应,而不是选择缄默,这是“战狼”,主动去攻击别人那叫“恶狼”。

政治学里的俗语,政治必须要“敢于斗争,勇于斗争和善于斗争”。这里指的“斗争”不是拿真枪实弹去格斗,而是用意志力、执行力去达成你想要的结果。

明知道与巫统合作会削弱团结政府肃贪的形象,就不应该把涉贪者授予官位(而且是两个重要官职)。既然做了,就要马上改善检控系统的能力与效率,让人民群众看到政府肃贪的决心。

毕竟人民已经厌倦看到所谓“取消控状不上诉”,“判无罪释放但不表示你无罪,有新证据可再提控你”。甚至有些反贪会已经开档调查案件,往往都没有了下文。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已经宣布在他领导下的团结政府不承认我国是世俗回教国,而是真正的回教国,要与绿色小三对真主比较虔诚度,明显要拉拢对方的支持者,这无疑是鸡蛋碰石头。

宜少说话多做事

团结政府这组合原本就是多元组合,此一宣布,除了难以取信于绿色小三的支持者,也会引发团结政府里盟友间的信任危机,正确做法应该是少说话,多做事,主动积极发展乡村落后地区,拉近贫富差距,用进步来击败落后保守。

为了顾全所谓大局及维护团结的假象,大家对宗教狂热分子过分的言论都选择保持缄默,就连自己人(拉菲兹)也警告盟友;“非回教徒最好不要干预或批评回教徒事务,该由回教徒本身来处理。”这种二分法,只有使到宗教狂热分子更加嚣张。

更令人惊讶的是我国贵为鸡蛋与棕油生产大国,国内竟出现鸡蛋和食油短缺,高官们纷纷到大型超市视察,只看到无补贴类(贵)货品充足,就发表了“货源充足,大家不必担心”。与中下层人民群众的认知简直天差地别,政府对部分民生必需品采用补贴方式来压低物价,降低生活成本,这是好事。

短缺的原因是因为生产成本高涨,补贴明显不足,导致生产商亏损无法继续生产,政府面对两难,增加补贴,国家将面对沉重的经济压力;取消补贴,又担心会迎来另一波的通胀,最终还得必须二选一,拖延时日只会让民怨升级。

绿色小三觊觎州选

团结政府必须保持十足的危机感,急急如律令,尽快释出利民政策,展现对承诺的诚意,不能再左顾右盼,优柔寡断,因为绿色小三及国盟正虎视眈眈着不到6个月内就要举行的州选,他们多赢几个州政权,就意味着多几分变天的筹码,增加下届大选的胜算。

团结政府必须成为“战狼”(不是蟑螂),守护江山,江山就是人民。那班“童子军”必须动起来!多做事,少犯错,多宣传,少表演。支持的力量自然就会坚如磐石。如果只靠安华的个人魅力来治国,恐怕难以撼倒这股绿潮。

视频推荐:

反应

 

言论

优柔寡断·魄力尽失/林志斌

掐指一算,团结政府任期也已将近一半,可举着改革旗号上台执政的这个政府,在财政改革中依然举步维艰。

像农历新年期间,政府原本打算开始不再于佳节期间给予大道路费减免的优惠,但在民意压力下,最终只能半妥协地,给了一个半价优惠。

可实际上这应该是团结政府2022年上台之后,2023年就该斩钉截铁实施的举措。但在优柔寡断,过于担心每一步棋会激起反弹之下,最终拖到了今天。

其他财务上的改革,例如燃油补贴机制,也还是处于只闻楼梯响的阶段,一年复一年地拖延下去。

催生民粹赤字走高

虽然这会让人民荷包更收紧一点,但我一直认为,政府在管理财务的时候,不应该过于着重在终端给予人民太多消费补贴。对于人民而言,这不仅仅形成财务上的依赖,更糟糕的是,这让人民失去了对所谓“市价”的理解,以及催生出民粹。

而更重要的是,这些补贴并不是“免费”的。我们需要了解到,当政府多出了这样一项“民粹”开销,就需要从其他地方找钱来填补,或是继续让财政赤字持续走高。

看得出那个高喊改革旗号改朝换代上台的政府,已经了解到长时间的民粹式补贴和负责任财政政策是相违背的,所以这几年来一直在不断重提需要减少补贴。但是任期来到第3年,除了针对性柴油补贴去年终于落实之外,其他多数关键的财务整顿政策,却都一拖再拖。

这一再凸显了当今政府对财政改革的决心并不太足够。

我在之前的评论也说过,对于新任政府而言,最适合大刀阔斧推动改革议程的,是在方才执政的前2年。这个时候,挟着刚刚获得人民的信任和委托,更能快速推动新政。

避免阵痛期延至大选

而新的改革措施往往会带来阵痛,尤其对旧有政策的既得利益者来说。政府需要避免这种阵痛期延续到下一届的大选,才能让新政最终惠及社稷家国。

而如今,政府任期已经过半,新政却还在酝酿期。很快地,选票压力就已经来临,优柔寡断的经济改革,很快就需要被快速有效的民粹政策给取代。

这个优柔寡断,也成为了团结政府应对经济议题的一大缩影。现当下的国际政经局势快速变化,小至大道过路费免费议题,大至如何应对美国接连推出的芯片限制令和关税,目前政府都没让人看出有解决这些问题的魄力。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