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美国霸主地位转移?/朗希慈

随着中共十九大的结束,中国的领导人班底揭幕,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团队如外界预期般的继续执政。从复兴伟大的中国梦到一带一路的投资,我们隐约感觉到中国的崛起。另外,再加上美国特朗普上台后奉行新保守主义(Neo-conservatism) ,并退出《巴黎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等等,所以我们会有一种中国强,美国弱,世界霸主正在转移的判断,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我们要端看一国实力是否崛起,其实有很多衡量标准。你可以用硬实力来判断,诸如导弹装置、航母规模等军事力量。抑或用软实力如文化传播、该国货币流动量来做判准。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暨软实力理论之父Joseph Nye为首的政治学家,就认为纵使美国在国际上形象大不如前,但中国至今依然无法取代美国成为新霸主。



他在最近的发表的文章透露出,不管在地理、贸易、能源战上,中国有其限制,譬如美国在北美中并没有太多掣肘,但中国必须面对俄罗斯、日本、越南等国的防御。随着美国最近开发页岩能源,其开始转型为能源输出国,减少其对外界的能源依赖。

美元仍是美国王牌

文中其实提到我们一般忽略的事实。美元到今天依然是美国的王牌。外汇储备在各国政府央行裡,人民币只佔1%左右,美元则高达64%。前些日子,中国政府骄傲地宣布,人民币已经成为国际货币基金(IMF)用来计算特别提款权的第五大货币。我们或许将之直接等同为美元已经被人民币取代了。

但实际上,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比例已从2015年的2.8%下跌至如今的1.9%。中国至今的资本市场还不如美国发达,因此人民币作为一种储备货币要想取得其他国家信赖,还不具备充分条件。



职是之故,我们在评价中国是否超越美国的时候,不知应该用目前主流媒体的论述来预测谁强谁弱,我们应该采用更多元的模型与定义来推估。像我们的首相纳吉,并没有只押注在中美任何一方,他在出访两个后,都赢得大量投资回来,我想首相深知现在两大个依然还在较量,马来西亚还不需要马上倒向任何一边,尤其赢家还未出现。

反应

 

国际财经

中美贸易战开打引震荡 离岸人民币澳元等挫跌

(纽约4日讯)随着中美互加出口关税,贸易紧张局势升级,离岸人民币与区域内其他货币一同下跌。

离岸人民币一度下跌0.3%,而对中国经济增长敏感的货币,包括澳元和纽西兰元,下跌约0.7%。

就在美国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10%关税后,中国对部分美国进口产品征税,并开始对谷歌展开反垄断调查。

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正在升级,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经济复苏的压力,此前中国已经受到长期房地产危机和消费疲软的拖累。

这打击了投资者对亚太地区风险资产的信心,因为中国一直是市场稳定的支柱和该地区的增长引擎。

贬值情绪蔓延亚币

香港恒生国企指数周二午后,将早盘近4%的涨幅缩窄至约2%。泰铢和印尼盾等其他亚洲货币也削减了涨幅。墨西哥比索跌幅扩大至0.6%。

“毫不奇怪,避险情绪已经占据了市场,人民币走弱并蔓延至其他亚洲货币,”澳纽银行亚洲研究主管吴坤(译音)表示。

“如果没有关税延期的消息,我们将看到亚洲资产市场进一步抛售,焦点将集中在明天的中间价上。”

外汇交易员正在等待周三的人民币中间价,一些人预计,如果特朗普的关税生效,中国将放松对人民币汇率的严格管控。

自特朗普当选总统以来,其贸易政策的曲折变化使全球市场动荡不安,美元兑澳元、纽西兰元和人民币等货币一度跃升至多年高位,随后涨幅回落。

美元仍有利可图

高盛集团和摩根大通等华尔街银行表示,在市场不确定的情况下,买入美元仍有大量利润可赚。

本周早些时候,特朗普与墨西哥和加拿大在最后一刻达成协议,推迟征收25%的关税,以换取两国在边境采取更严厉的打击移民和毒品走私的措施。

这让人们希望美国总统可能会对中国采取更为温和的立场。

亚洲时间周二,特朗普表示计划与中国对话,这增加了推迟征收关税的可能性。

白宫新闻秘书卡洛琳·莱维特后来告诉福克斯新闻,总统计划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讨论“每年导致数万美国人死亡的中国非法芬太尼”。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