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老师颜面受重创/陈仁杰

为了跟随世界各国如日本、韩国更在教育领域前进的步伐,教育部不久前宣布将探讨让学生携带电子设备到校的可行性,打算善用科技的便利让学生能够获益更多。然而,这项建议尚未推行,携带电子设备到校的弊端就已然显现。一名网友在脸书揭发了芙蓉某华小的一名学生利用智能手表偷偷录取英文老师没有用英语授课的过程,家长得知后,居然要求该名教师向学生道歉。

让学生更容易吸收



华小顾名思义是以华语为媒介语的学校,老师在上课时参杂不同语言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毕竟,并不是所有小学生都有能力以英语沟通,再加上在小学阶段,学生们所认识的词汇也不多,若只单纯以英语授课可能导致学生对上课内容一知半解,甚至导致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老师适当地以华语为辅地授课将会让学生更加容易吸收,并无任何不妥。该名学生家长的做法已经是矫枉过正。

此外,以录音为证据,要求老师当面向学生道歉,这叫老师颜面何存,尊严何在,将来应该如何面对学生。这显示了新时代的家长根本不把尊师重道当成一回事,在耳濡目染之下,学生也越来越不把老师放在眼里,让他们以为有了父母当靠山就能够在学校无法无天,严重破坏校风,并影响一间学校的纪律。

家长动辄要求教师道歉,对孩子的学业不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让学生、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无形中也给教师添加而外的压力。

家长蛮横无理的行径对满腔热血的教师来说犹如是一盆又一盆的冷水,在被淋了几次后,教师心中的那把火也将被扑灭,最终吃亏的还是学生。

其实,若家长真的对老师的教学方式抑或待人处事方面有任何不满,他应该利用正确的管道向校方抑或教育局投诉,而不是通过如此不恰当的方式。此等歪风绝对不能滋长!



当初教育部考虑打开方便之门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设备来辅助课业,但此事件犹如当头棒喝,毕竟相比于辅助课业多做练习题,学生更倾向以电子设备进行不当用途,如考试作弊、上课时段玩游戏等。职是之故,有关当局有必要把所有可能会发生的弊端纳入考量,在推出新方针前,务必三思而后行。

反应

 

文教

教总:需拥教育文凭 聘外国毕业生当老师

(吉隆坡25日讯)教育服务委员会(SPP)即日起至2月7日,以合约性质(PPP Gred DG9 lantikan Kontrak (Interim))招聘国内外大学教育系毕业生或拥有教育文凭资格的大学毕业生成为政府中小学老师。

教总今天发文告说,申请者的教育学士学位须获得马来西亚学术资格鉴定机构(MQA)的认证,并在SPM考获马来文优等或拥有政府承认的相关资格。

“与此同时,除了马来文、英文和回教教育科,在华小执教的申请者也必须拥有SPM华文优等的条件。

有意申请者可以在教育服务委员会网站https://www.spp.gov.my 获取相关的详情和提出申请。教育服务委员会将安排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出席面试。”

教总呼吁符合申请条件的华裔大专生踊跃提出申请,以成为华小和中学的老师。教总也吁请申请者在作出申请时,须确保所填写的资料都是正确的,以免不必要的失误而错失申请的机会。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