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股市的一周惊魂/陈天文

这一周股市走势颇让股民心惊胆跳。事情起源是美国前周五发布1月份就业报告,说美国薪金增长加速,外加各样的强劲经济数据,让市场预期美国会加快升息步伐。同时,欧洲也将结束量化宽松,英国央行也宣称很快要调升利率。

这些事态发展,让屡屡突破历史高点,价高市危的美股有了好借口,在10天内有了3次跳崖式崩跌,道琼斯指数从26186点腰斩近2000点,至24191。要是从1月26日高点算起,跌幅达9.11%。



这全球化市场牵一发动全身,美国老大哥伤风,全球受寒。一市受灾,所有兄弟股市落水,不能独善其身。一周以来,日股抹去9%、港股跌11%、上海A股减9.6%、深圳A股跌8%、中国H股跌12%。大马灾情轻,发挥了受保护股市的本色,只跌2.71%,从1870点倒退至1820点。全球股市账面失血5.2兆美元(20.5兆令吉)。

这次的崩跌并非世界经济基本面出问题,而是市场认为利率攀升是股市的杀猪刀。多国股市走势历经多年或快或缓的上升轨道,累积涨幅不少,美欧日近一年涨幅更超越20%。

更甚的是,近半年来,多个大师已提示美股过热,回档几率高。股市越涨越高,投资投机者神经越发紧绷,任何风吹草动,会引发慌张踩踏式出逃,雪上加霜的是,电脑程序买卖,执行机械人砍单行动,让波动加剧。

美股涨势过快过急



全球暴跌主要是受美股影响,是辐射,是牵连。亚洲股市过去涨幅其实不够大,落后于美股,美国暴跌,亚股不该等价同跌。美股早前的确涨得太高太快,产生泡沫,为自己也为全世界埋了地雷。

环球经济走势至今依然向好,持续改善,外部诱因一致,内部根源未变。此番市场羊群效应,我们该追随,该闻风起舞吗?

整个世界经济并无逆转,金融环境依然利好,从利率及金融压力看,美国股市依然有上升空间,投资者应可放心,每次的大回调都可是不错的进场累积点。依照股市分析师定义,从高点下跌10%为技术调整,跌幅20%才是陷入熊市。

个人看法,一定程度的下跌波动是健康的,要不然涨势一路延伸,泡沫一直吹大,更大的下跌,更灾难性的崩盘恐怕在前头。我认同商品大王罗杰斯的说法,美股已经累积不少涨幅,这次下挫实属正常,2019、2020年才会出现熊市。

另一点要留意股市估值,价值投资优先考量,股市快速冲高要小心,越上冲越要减持,股市下行越累积,只要投资资产有其实在价值,就算住“套房”也心安理得。

反应

 

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如何应对捞底与追高风险?/慧眼识股

在股市中,很多人常常纠结于一个问题:捞底失败和追高失败,哪个更容易导致亏损?

从常理来看,追高失败似乎更可能亏得多。毕竟,追高意味着以高价买入股票,而如果市场转头下跌,亏损可能会显而易见。然而,现实情况往往并非如此简单。

一锅热水,青蛙不会跳进去,但一锅温水,却能慢慢把青蛙煮熟。

当股价大幅上涨时,追高的人通常是带着高度的危机意识的。他们随时准备在股价下跌时止损,避免更大的损失。虽然追高失败可能亏损,但这种亏损往往是可控的。

而捞底的人却不一样,他们常常陷入一种被称为“低位壮胆效应”的心理陷阱,认为低位意味着安全。

当股价继续下跌时,他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这样的念头:“都跌这么多了,还能跌多少?”于是,不仅不止损,反而可能继续加码买入,认为越跌越便宜。

最终,股价却可能处于长期下跌趋势,他们的“捞底”往往变成“捞在半山腰”,这才是导致巨额亏损的根源。这种亏损不仅严重,还可能是致命的,甚至让人难以翻身。

股市风险无法避免

刚进入股市不到一年的朋友可能会问:“有没有办法避免选到会突然大跌的股票?”

答案其实是有的,就是把钱放在定存,不要买股票咯!

股市之所以有机会让人赚到大钱,正是因为它有风险。无论是投资稳定的蓝筹股还是成长股,在市场震荡或股灾中,大跌都是不可避免的。世界上所有的高额回报,都是用承担风险换来的。即便是资深交易高手,也无法完全规避风险。

我统计过身边4位资深的交易高手,这些都是30岁前通过股票交易突破百万资产的。

在他们过去10年的交易中,每人都遇到过数十次股票突然大跌的情况(超过15%)。即便如此,这并不妨碍他们长期盈利并积累财富。而且,面对大跌次数最多的那位,长期盈利竟是最高的!

这说明,投资的成功并不在于规避所有风险,而在于如何应对风险。

从应对风险到长期致胜

如果你想把股票交易当作长期事业,就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想着如何避免大跌股,而是要专注于如何应对大跌。高手的应对策略可以总结为两点:

1.完善的离场计划:比如设定止损机制,避免小亏损演变为大亏损。

2.良好的资金分配:分散风险,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其实,这些方法大多数人都知道,但真正做到的人却不多。这正是“知易行难”的体现。谁能够克服情绪弱点,保持纪律性和良好的心态,谁就能在股市中脱颖而出。

从交易小白到交易高手,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态的修炼。不要害怕失败,因为即使是失败也可以成为经验。重要的是,每次挫折后你如何调整自己的策略。

无论是“捞底”还是“追高”,归根结底,我们需要的是清醒的认知和理性的行动。愿你在股市的修行之路上,不断精进,早日成为赢家!

感谢阅读,也再次祝大家农历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