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自作多情的“恐狗症”/江上

即将来临的2月份对华人社会来说是非常精神抖擞和喜气洋洋的等待心情。没错!就是农历新年。送鸡迎狗,相信华人一点也不陌生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其中一个宝贵文化就是用十二生肖去轮替代表每个新春年份。

华人祖先从选择上的动物如鼠到猪为生肖,是因为它们对当时代的农民生活有高密切互动性,因为其中一个最璀璨的中国古文化就是农耕文明。这十二生肖(除了龙是幻想虚构)都影响着大部分农耕文明的命脉。



因此,华人认同十二生肖是组成我们文化的重要部分是毋庸置疑的,可惜现在有些大马华人似乎忘了这十二生肖的真正背后意义。随着自己的自作多情的理解能力去对某些生肖产生了偏差的恐惧症。这现象就是出现在某些新春的产品里,狗和猪的生肖都被刻意“消失”掉,让人还以为华人的十二生肖变成十生肖了。

我个人认为这真是悲哀的现象,因为这证明了当我们对自己根源文化缺少认同才会出现的现象。

试问:如果连自己根源文化都不认同的人还岂敢称自己是华人吗?虽然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种族文化的国度里,的确需要顾及其他种族的避忌,但是,文化是彼此包容的,这猪和狗生肖是华人铁板钉钉的文化,它的出现也不是故意被用来挑衅其他族群。

友族也包容他族文化

我相信很多理智的友族都会明白知道华人生肖的存在,也不会因为面对我们的古老文化而产生被冒犯想法;反倒是某些商人过度自作多情硬硬把十二生肖变不见了两个。



市场自由买卖,我们的确无权去控制个别商家的产品设计,但是我只想提醒一句就是这些新春产品都是以华人顾客为主,为何对消费者的文化作出如此过度错误操作?试问我们曾经去设想过当华人看到这些产品后的感想是如何吗?如果文化被错误或故意删除掉,难道不会担心让华社觉得本身华人文化被贬低吗?如果当孩子问起这生肖为何被消失的时候,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情去解释,如果一个族群连本身文化都恐惧或羞愧去传承时候,就是失去族魂的开端。

这里想借此机会提醒大家,当我们自作多情去误解自己文化会引起其他族群不悦的时候,其实他们没你们想象般无知。大部分大马各族群都对其他族群文化有基本认识和包容,举例今年邮局发行的狗生肖主题邮票得到相当部分马来人顾客购买,还有政府相关部门已澄清商场属于私人产地,不会阻挠今年新春主题(狗生肖)设计。

可想而知,只是我们自己过度自作多情去对自己文化产生恐惧了。当然,我们在尊崇本身根源文化前提下也不会去恶意利用它去冒犯它人。最后,在这来临农历新年里希望我们能自豪去过个该有的华人文化年。

反应

 

言论

美国政治领袖教育担当/林国安博士

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职美国第47任总统。2024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贺锦丽分别发表政见,包括阐述对教育课题的观点和立场,尽见大国政治领袖的教育担当,以及胜选后美国教育政策的可能走向。

联邦集权与地方分管,向来是美国教育管理制度的矛盾。特朗普主张关闭美国教育部,将教育主导权下放各州政府,以减少联邦政府对教育机构的监督与财政开支。

同时,通过“学校选择计划”,恢复家长教育选择权,以利用公共教育资金,将子女送到公立、私立、特许学校或在家学习。

贺锦丽支持保留教育部

贺锦丽则支持保留教育部,重视联邦政府支持发展公立教育系统的作用;反对公共教育资金用于私立学校,主张将教育资源集中于公立学校,以提升其教育质量。

除了对国家教育管理制度持不同意见,特朗普和贺锦丽在推进美国各阶段教育发展方面,也各有观点。

特别是贺锦丽,注意到减轻家庭幼儿照护负担,赋能学前教育的可及性和经济性,具体包括为家庭提供长达12周的保育有薪假,为有新生儿的家庭提供6000美元的税收减免;扩大Head Start 项目,为低收入家庭儿童提供学前教育。

关于学校教育改革,贺锦丽支持通过政策和资金投入,促进学校教育内容多样化,吸引不同社会背景的学生,减少学校中的种族和经济隔离问题;反对学校限制种族和性别议题教育的政策。

特朗普则主张在学校推广符合“爱国价值观”的教育,禁止在课堂上教导批判性种族理论、跨性别意识形态和结构性种族主义的内容;支持将基督教价值观重新引入公共教育课程。

为此相应的教师队伍建设,特朗普倡议废除教师终身制,推行基于教学绩效的教师薪资制度;并提出设立新的教师认证机构,以确保教师符合“爱国价值观”教育的需求。贺锦丽则认为教师多样性对学生成就至关重要,主张通过教师培训和招聘计划,为少数族裔服务院校提供资金,以培养更多少数族裔教师。

贺锦丽和特朗普都非常重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贺锦丽认为“大学教育是通往中产阶级的主要途径”,致力于推动高校奖助计划、学生贷款减免和实现社区大学免费教育,确保学生能从高等教育中获得价值。

具体包括支持提高助金额,为弱势中学生、大学新生和残疾人士提供资助;支持低收入家庭学生免费就读社区大学;延续推动拜登政府的“有价值的教育储蓄”计划,为大学生减免或宽免大学债务,利惠学生基本生活需求、创业和购房;支持增加对少数族裔服务院校(如传统黑人大学和部落大学)的投资。

不过,特朗普反对大规模学贷减免,仅支持“收入驱动还款”计划,让学生根据个人职业收入和家庭经济调节支付还款。

为增加高等教育办学的可负担性和灵活性,特朗普打算通过“征税、罚款和诉讼”,从大型私立大专的捐赠基金中获取资金,以设立名为“美国学院”的免费线上大学,作为设立传统4年制大学的替代方案。

对于美国大学的营运,特朗普在意的是制订新的认证标准,避免其受左派政治意识形态和异议份子的干预。

蓄意增国际学生门槛

美国是教育大国,难以规避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但是,特朗普“一刀切的移民歧视”,蓄意增加国际学生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门槛。

他曾于任职总统期间签署“回教徒禁令”,限制来自回教徒占大多数国家的个人入境美国,导致大量国际学生的签证暂停签发。

贺锦丽是反对特朗普“回教徒禁令”的,她赞赏国际留学生对美国的贡献,而拜登政府教育部也恢复推进国际教育。

综上所述,特朗普的教育政见倾向教育管理去中央化,教育内容凸显爱国价值和西方文明传统,恢复家长教育选择权,反对大力投资公共教育。

贺锦丽则倾向通过联邦政府的支持以改善公立教育系统,推进教育领域的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

特朗普宣誓就任总统,雷厉风行签署了近百项行政命令。他的教育政见是否付诸落实,落实到什么程度?他可能吸纳贺锦丽的教育观点吗,抑或把它当作拜登政府留下的“垃圾”,一并清除干净?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