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草民只盼个全民政府/张燕萍

谁也没有想到,第15届全国大选后,我国竟然由19个政党通过团结政府共同治理,将危机化为转机。

本月14日,以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为首的团结政府,在吉隆坡世界贸易中心举行大会;这是历史性创举,就连之前跟巫统对着干的行动党领袖,也说从没想过会有今天。

政治没有永远的敌人是对的,为了共同目标放下歧见,打破政治僵局结盟并没错,尤其是在极端神权政治崛起的我国。

政党勿互戴高帽

团结政府的使命很重要,每个成员党都有自己的任务,但请不要互戴高帽 ,因为要做的事情很多,包括履行在全国大选时要把贪污腐败打倒的承诺。

当然,团结政府并非魔术师,它需要的是时间。毕竟,彼此都是曾经的政敌,如今为了大局虽然称不上冰释前嫌,但必须忍辱负重地接受彼此已经同在一条船上的事实。

当前,团结政府是马来西亚人的守护伞,草民如我,希望这将是一个能把全民都照顾好的政府。历史会记录,只有当上政府才能改变马来西亚的说法。

种族团结待修复

在凡事都以土著特权为倡议的我国,我们要的其实不多,我们只渴望受到一视同仁,各族能公平分享权益,建立多元种族政权,而不再出现滥用特权来分裂人民、伤害各宗教和谐、种族和睦。团结政府的精神,将会是人民期待看到的政治新局面。

不久后,6州将迎来州选,也将会考验团结政府的合作和选民的智慧,可以预见的,伊党会强化绿色攻势,宗教和种族课题将继续受到渲染。

在过去,我国已被政客和宗教极端分子伤得几乎体无完肤,甚至沦为国际笑柄。如今,我们要修复的不仅是经济 ,还有那已被仇恨政治破坏的种族团结。

未来,我们能不能够成为真正马来西亚的马来西亚人,一切要靠政府和选民的智慧了。

反应

 

言论

优柔寡断·魄力尽失/林志斌

掐指一算,团结政府任期也已将近一半,可举着改革旗号上台执政的这个政府,在财政改革中依然举步维艰。

像农历新年期间,政府原本打算开始不再于佳节期间给予大道路费减免的优惠,但在民意压力下,最终只能半妥协地,给了一个半价优惠。

可实际上这应该是团结政府2022年上台之后,2023年就该斩钉截铁实施的举措。但在优柔寡断,过于担心每一步棋会激起反弹之下,最终拖到了今天。

其他财务上的改革,例如燃油补贴机制,也还是处于只闻楼梯响的阶段,一年复一年地拖延下去。

催生民粹赤字走高

虽然这会让人民荷包更收紧一点,但我一直认为,政府在管理财务的时候,不应该过于着重在终端给予人民太多消费补贴。对于人民而言,这不仅仅形成财务上的依赖,更糟糕的是,这让人民失去了对所谓“市价”的理解,以及催生出民粹。

而更重要的是,这些补贴并不是“免费”的。我们需要了解到,当政府多出了这样一项“民粹”开销,就需要从其他地方找钱来填补,或是继续让财政赤字持续走高。

看得出那个高喊改革旗号改朝换代上台的政府,已经了解到长时间的民粹式补贴和负责任财政政策是相违背的,所以这几年来一直在不断重提需要减少补贴。但是任期来到第3年,除了针对性柴油补贴去年终于落实之外,其他多数关键的财务整顿政策,却都一拖再拖。

这一再凸显了当今政府对财政改革的决心并不太足够。

我在之前的评论也说过,对于新任政府而言,最适合大刀阔斧推动改革议程的,是在方才执政的前2年。这个时候,挟着刚刚获得人民的信任和委托,更能快速推动新政。

避免阵痛期延至大选

而新的改革措施往往会带来阵痛,尤其对旧有政策的既得利益者来说。政府需要避免这种阵痛期延续到下一届的大选,才能让新政最终惠及社稷家国。

而如今,政府任期已经过半,新政却还在酝酿期。很快地,选票压力就已经来临,优柔寡断的经济改革,很快就需要被快速有效的民粹政策给取代。

这个优柔寡断,也成为了团结政府应对经济议题的一大缩影。现当下的国际政经局势快速变化,小至大道过路费免费议题,大至如何应对美国接连推出的芯片限制令和关税,目前政府都没让人看出有解决这些问题的魄力。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