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莎雅的比基尼不会败国/郭碧融

夏天的澳洲阳光明媚,海滩热闹非常,举目可见做日光浴、游泳、冲浪的人们。我猜想,如果马来西亚的保守分子来到这里,应该会受到巨大的文化冲击,因为多数的女性都穿着比基尼自由活动。但是,没有人会向她们投以异样的眼光,更不会批评她们穿着暴露,或者将她们的服装与性侵犯挂钩。

着装是个人的自由权利,但我国的女性的穿着却不时成为评论焦点,就连女性运动员的服装也成为舆论焦点,比如体操女将法拉安的参赛服装也曾被人抨击过于暴露,完全漠视她在赛场上表现及为国争光的贡献。

在这种保守氛围之下,如果有女性敢穿上非传统服装,并在饱受恶意攻击时仍然坚持做自己的话,那就不得不令人佩服她们的勇气了。

马来女星莎雅日前就上传身穿比基尼的照片,结果被网民抨击,但她并未因此而退缩,反之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做自己比较舒服,更不会因为别人而控制本身的打扮。

莎雅平时也会在Instagram分享本身不同的服装造型,当中不乏性感打扮,以致引起部分网民不满,更发出恐吓性的留言,即要她出外时小心,并称性侵案都是由穿着性感服装的妇女引起。

勇敢驳斥网友言论

即使莎雅受到攻击,但她还是勇敢地驳斥网友的言论。

她说,她并不相信打扮性感会导致性侵案的发生,反之性侵者应该为此承担全部责任,因为他们无法控制内心的欲望。

只要有留意性侵案的新闻,就会发现未成年少女或年长者也会成为性侵的受害者,难道她们的穿着性感吗?

如果这些保守分子的言论能够成立,那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的性侵案岂非更加猖狂,但事实并非如此,当地女性依旧可以随心所欲地着装。

这种将女性穿着与性侵案挂钩的言论周而复始,在在显示歧视女性的现象从未因时代的推进而消失,其背后的意图是要通过控制女性的身体来限制女性的发展,以满足自己心中勾勒出的女性形象。

在父系体制下,物化女性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使女性成为他人价值观的体现,并无法真正展现自我。

这导致女性的地位卑微,无法获得应有的尊重,而性侵案反映的现象是,施暴者将女性的身体视为欲望的目标。

虽然套在女性身上的枷锁逐渐减少,使女性能在各领域发光,但保守群体仍然会以服装来检视女性的表现,使女性活在社会压力下,无法承受者唯有做出妥协。

莎雅身为一名明星,造型多样化原本就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但她每周均会收到陌生男性的淫秽照片和性骚扰的信息。这是一种集体性骚扰的行为,但莎雅继续选择做自己,用自信的态度来打脸意图不轨者。

社会的进步有赖于思维进步的人民,但部分人的眼光依然纠结于女性的服装上。

视野狭小至此,社会不倒退已属万幸。他们必须了解,比基尼不会败国,封闭的思维才是进步的绊脚石!

反应

 

言论

梦想之车不是说要就要/郭碧融

据《阳光日报》的报道,一名进口车销售员旺法里斯在脸书帖文透露,一名Z世代客户月入1700令吉,却渴望购买一辆市价达16万3000令吉的本田FL1车型,并要求高达6万3000令吉的折扣。

旺法里斯向客户表明他无法将汽车价格打折至10万令吉后,该客户指他失去了一个赚钱的机会,更不会推荐朋友向他买车。

其实,这还不是最离谱的个案,更早之前,也有一名汽车销售员乌马在社媒发布一则帖文,讲述一名年轻人月入3000令吉,却想要购买一辆价值约31万2000令吉的二手马赛地豪车。

乌马表示,他有向该名年轻人推荐符合对方预算的其他车款,但是对方一直坚持要购买本身无法负担的汽车,比如本田DC5。

无可否认,我国的公共交通系统欠佳,包括衔接不完善、不准时等,不像新加坡、日本、澳洲等国家的人民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依赖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所以对我国人民而言,汽车是一种必需品,却也导致塞车成为人民的梦魇,尤其是在都市或热门景区内。

买车容易养车难

只要年轻人拥有一份工作、收入稳定,为了方便通勤,买车原本就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但上述两个个案主角的行为却令人摇头,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大的头,却要戴那么大的帽。

汽车不是一种只需要缴付头款和贷款就无需额外开销的物品,很多年轻人不知道的是买车容易养车难,包括日益上涨的油费、每年必须缴交的路税及保险费,而且越昂贵的车的费用会越高。

汽车也需要定时送厂维修,万一零件坏的话需要更换,动辄就是3至4位数的费用,若是豪车,分分钟需要花费超过5000令吉,比一般打工仔月薪还高。

不过,很多年轻人只觉驾驶进口车或豪车上路很威风,可以引来他人羡慕的眼光,他们没有预料到的是,届时负担不起怎么办?

一名名为依德扎的男子早前就在脸书帖文表示,其朋友月入6000令吉,不听朋友的规劝执意购买Alphard豪华休旅车,之后却发现自己供不起,结果哭着要求朋友借他8500令吉,以偿还拖欠6个月的车贷。

年轻人向往奢饰品的心态多少与近几年社交媒体刮起的炫富风潮有关,尤其在网络时代下长大的Z世代,肯定会看到朋友、网红、名人等群体,在社媒上晒名牌手表、包包、豪车、豪宅等,久而久之难免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认为自己也必须拥有奢华品,才能获得他人的关注与流量。

从小教导消费观

现实中,有些人并非真正拥有奢华品,而是与他人合租来拍照放上社媒,刻意将自己扮成“伪名媛”、“假富少”钓金龟婿或寻富家女,以通过结婚达到富有之路。所以,年轻人看到的只是虚假表象,却信以为真而将炫富视为人生目标。

回归到问题本质,就是家庭和学校都必须从小教导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同时将财务管理纳入学校课程里,以让年轻人掌握相关知识,免得因盲目追求奢华生活,还不了贷款而跌进破产深渊里。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