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莱纳斯之毒谁可恨?/梁语枫

最近希盟内里上演了一出政治闹剧,由执政党的二线成员组织示威来抗议执政的内阁。人民选“斗士”黄德进国会,他却不去国会里为民伸冤,却改做街头斗士,诚然当选民的智商为零。

另边厢民青成员制作了一栋纸扎莱纳斯工厂给黄德烧,看来黄德不敢实现诺言火烧莱纳斯本厂,现在连纸扎的厂也不敢烧,贻笑四方耶。至此烘烘热热大家追捧此课题。让我们追本朔源,由宏入微来剖释为什么莱纳斯不会死!



只要开采不要废料

稀土是新经济及高端武器发展不可或缺的材料,其存量最多在中国,近年来中国禁稀土出口,西方及日本为了防止受中国制约,迫得自己开采。但稀土废料有毒,千年不灭,聪明的白人政权干着的是稀土可开采,废毒我不要。因此今天莱纳斯把有毒的废料坚持埋在我国,这也就是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翻版。

当年英国以鸦片诱夺中国的白银,今天澳洲把有毒稀土外输,英国和澳洲所为,同出一辙,就是贩毒。但聪明的澳洲选上了可爱的我国做替死鬼。希盟上台只骂纳吉贪腐却不敢骂纳吉接受莱纳斯害民。为什么稀土如此祸患希盟却视而不见,选择静静,答案是不能反耶不是不反;因为反莱纳斯就是反美国。

澳洲是应五眼联盟老大——美国之需开采稀土,是西方的环球利益,澳洲在不得已之下开采,却聪明的选中我国埋毒,而勇敢的国阵却愚蠢地接盘,她因此失去了江山,纳吉由此变成国土资源污染的千古罪人。



澳2环保组织也出声

今天希盟如果不把莱纳斯关掉,那么烈火莫熄的安华与林冠英和纳吉又有何两样?至此稀土之毒谁最可恨就昭然若揭了。

在大马人民持续的抗争中,从大洋洲传来了震撼声:澳洲两个环保组织——地球之友和澳洲反莱纳斯组织联合发声,谓:防止澳洲在海外侵犯人权或破坏环境,并呼吁大马政府在9月不批准有关营运许可证。

噢!谢谢您,美丽的澳洲人民。您们是及时的良心雨。

梁语枫

反应

 

言论

被遗忘的稀土承诺/曾达威

经济部长拉菲兹表示,政府将在未来3年内兴建两座稀土加工厂,并禁止出口未经加工的稀土原材料,以确保国家能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

这一系列的举措不禁让人想起希望联盟在2018年的竞选承诺,关闭莱纳斯稀土厂。

犹记当年,街头抗议声浪此起彼伏,环保主义者与民间团体纷纷高呼,要求停止稀土厂的运作。希盟顺势而为,将“关闭稀土厂”作为竞选宣传工具,赢得了无数选民的支持。然而六年后的今天,这份承诺似乎被遗忘在执政现实的夹缝中。

希盟1.0和2.0在兜兜转转执政后,关闭莱纳斯稀土厂的承诺却迟迟未见行动。相反,如今的团结政府允许它继续运营,并进一步提出推动稀土产业上、中、下游价值链发展的计划,让不少曾经相信这项承诺的环保主义者与民众感到失望。

稀土产业是双刃剑

其实,稀土产业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稀土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广泛应用于高科技产品、可再生能源和军事装备。宏观来说,全球对稀土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在能源转型和电动车的革命浪潮中,稀土显得更加珍贵。

另一方面,稀土的开采与加工对环境的破坏同样不容忽视。稀土矿产的提炼过程会产生大量有害废料,若处理不当,将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威胁生态系统和健康。

拉菲兹表示,东海岸有潜力成为稀土元素加工和大型工业发展的枢纽,若不抓住机会,会导致我国错失投资机会。

经济发展和吸引外资无可厚非,但人们更想知道的是,当政府转态继续发展稀土产业时,是否具备妥善处理环境风险的能力,以及制定了足够严格的监管措施?

更何况,竞选承诺是政党与选民之间的契约,像稀土厂这样的政策转变,不仅会让选民感到被忽悠,也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因此,我们希望政党能从稀土承诺跳票一事汲取教训。首先,竞选承诺应基于充分的研究和评估,不应为了取悦选民而做出过于理想化的承诺。

其次,任何政策的调整都需建立在透明一致的基础上。如果政府因现实因素无法履行某些竞选承诺,就应及时向民众解释原因,而不是选择沉默或模糊处理。

最后,政府必须在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生态之间找到平衡点。发展稀土产业并非绝不可行,但政府有必要制定严苛的环境保护和执法条文,确保稀土对生态和社区的影响降到最低。

稀土事件提醒我们,竞选承诺不能单纯地被视为竞选工具。毕竟,选民期盼看到承诺的兑现,而政治人物也必须明白,诚信是任何执政团队最宝贵的资产。

在制定任何宣言和政策时,政府既须尊重民意,也要面对现实,找到兼顾两者之间的智慧,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别再开空头支票,以免到头来出现自相矛盾的尴尬。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