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蔡英文胜选后的两岸关系/邵宗海

台湾2016年大选,民进党蔡英文终于赢得了选举,她共得到689.47万票,得票率高达56.12%,这都是民进党选举史上之最。

大选结果揭晓后,最受人注目的“两岸关系”会是怎么走成为焦点。想探讨“两岸关系”,固然要在总统当选人蔡英文的身上寻找出她的两岸政策未来走向,才能评估得出这个发展到底会走到哪里。不过,蔡英文虽是主要因素,却不是唯一因素。因此,想探索2016年之后的两岸关系,可能还得看其他相关因素,看看它们会如何影响到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



首先,当然是先看看蔡英文的两岸政策未来走向。1月16日她宣布胜选之后,曾在国际记者会上表达对未来两岸关系的看法。蔡英文强调:在今年5月20日新政府执政之后,将以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两岸协商交流互动的成果、以及民主原则与普遍民意,作为推动两岸关系的基础。

中国重申对台立场

蔡英文也说:两岸都有责任尽最大努力,寻求一个对等尊严、彼此都能接受的互动之道,确保没有挑衅,也没有意外。对于两岸关系,她曾多次承诺,将会建立具有“一致性、可预测性、可持续的两岸关系”。

其次,是大陆怎么看她的政策走向。虽然蔡英文在谈话中提到“中华民国”一词多次,可是,整篇对两岸关系的看法,仍在重弹她在选前到美国,以及在总统辩论中提过多次的立场。对她支持者而言这虽是可接受的远景,但对北京来说,新的谈话仍是包涵旧的内容是了无新意。CNN是以高度的不确定性,来形容蔡英文的两岸政策。

北京中央台办则再重申立场,大力声称:“我们的对台大政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不因台湾地区的选举结果而改变。我们将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



对蔡英文听言观行

或许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非常适度的作了“旁注”。他说:北京当然不可能要蔡英文将国民党有关九二共识的谈话,原封不动的念出来。但在承认九二会谈这个事实,与其在核心一中原则,她必须适当表态,让北京有台阶下。

看来,北京还是要等待、要观察,也就是对蔡英文仍将采取“听其言,观其行”的措施。短期之内,特别在5月20日蔡就职之前,中共对她以及民进党的政策将不会有戏剧性的改变,这也说明了两岸关系在这期间发展有限。

最后,是要检阅美国的态度,因为美国一直是台湾背后强有力的支持者。我们先来看美国在台湾大选前,曾出现过以前所没有“对选后台海情势发展表达忧虑的现象”。有几个例子可以佐证这个说法:1月14日,面对台湾总统大选后可能产生的两岸变局,美国国务院正式宣布,副国务卿布林肯(A. Blinken)将前往北京会晤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另一位前往台北的是前国务卿伯恩斯(W. Bums),很可能会面蔡英文。这项被称为“预防性外交”的展开,透露美国对两岸新局走向的担忧与关切。另一方面,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柯比在1月16日对蔡英文当选表示祝贺声明时,仍不忘强调美国和台湾人民,均深切期盼两岸能维持和平与稳定。

美国只会消极要求

美国的关切,的确是会影响到蔡英文的两岸政策走向,进而就有可能形塑两岸关系的新貌。据了解,蔡英文非常依赖的幕僚吴钊燮将在选后几日里,衔命前往美国说明蔡英文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想法与做法,寻求美国的理解与支持。

依华府的看法,台湾在选后只要不会寻求新的法理独立途径,不会创立两岸是国与国定位的论述,并能与北京开启对话,维持目前稳定和平的局面,蔡英文的表现就是绩优生;若能再进一步展开接触或协商,则更理想。

由于民共之间,尚卡在“九二共识”想法存在歧见,不见得能像国共之间如此顺畅,但对美国来说,它只会消极的要求蔡英文不要在台海问题上挑衅北京,但绝对不会积极的劝进蔡英文在“九二共识”问题上寻求认同,因此,步伐会放缓。

(作者是中国文化大学社科院院长、澳门理工学院名誉教授)

反应

 

言论

勿把人民当羊牯/骆志辉

我不懂经济,也搞不懂什么“国家汽车政策”?我只知道政府为了保护“国产车”,特别向进口汽车征收重税,里面还衍生了一种专门为照顾土著车商而设的“AP”准证,向准证特定持有人购买进口车,其价格可比市面便宜数万令吉。 

由于公共交通系统缺乏规划,百年如一日,原地踏步,我们都迫于无奈购买汽车代步,不然就会寸步难行,俨然汽车已经成为生活上的必需品,但汽车供期、贷款利息、保险费、路税、维修费、过路费和停车费等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尚未包括因交通阻塞损失的时间与金钱,大马人民的口袋还能剩下多少钱呢?

就算是“国产车”,还仍然需缴关税(customs excise duty),  导致我国汽车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但有汽油补贴制度,也是情有可原,每年政府对各类汽车征收的高额税收用来作为汽油补贴也算合情合理, 况且我国是产油国。

我一直很困惑,为什么许多非产油国的汽车价格都比我国便宜?其中的“猫腻”就在于当权者有否把人民捧在手心?还是把人民当成羊牯?

参考各国汽车与能源政策,不难发现,基本上有两种做法; 

(1)不给予汽油补贴,让汽油价格随国际行情自由浮动,对进口汽车和国内生产或拼装汽车只征收象征性税收,所以不难发现一些非产油国(或地区),如泰国、台湾、中国大陆和日本等,他们的汽车价格都比我们便宜数万令吉,它的好处是,汽油多用多付,少用少付;而我们的政客及其盲目支持者却拿他们的油价来忽悠我们。

(2)进行汽油补贴制度,对各类汽车征收高额税制,就像我国的做法,目的是稳定油价来减低人民的生活成本。但取消汽油补贴后,汽车税务是否会随之减低?那巨额的汽车税收和国油从人民身上赚取额外利润将往哪里去呢?人民又即将要面对另一波的通货膨胀了,如果政府还是一如既往“大剌剌”的花钱;如赠送经典给富有的阿拉伯国家、足球队与韩国踢和,青体部也获得奖励金、为支持书展立即宣布派发全马学生购书券等等,动辄就是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甚至更多,令人“不寒而栗”。

新加坡与汶莱是例外,两个国家同样是弹丸小国,新加坡局限于空间,它必须控制人民的拥车数量,提高汽车价格是手段之一,但前提是它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人民可享有廉价且方便的出游方式。

汶莱人口少,石油让它赚得盆满钵满,从教育到医药都全民免费,汶莱人民共享国家资源,汽油价格低更不在话下。

挑起“穷人与富人”之争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强调执行“针对性补贴”,是为了避免“富人”与“外国人”滥用我们的国家资源,难道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种族”和“宗教”问题还不够吗?还要挑起“穷人与富人”、“本地人与外国人”之争吗?

所谓的“富人”,一般是指事业有成的企业家;能成为企业家,代表着他的企业为社会带来无数的工作机会,养活了无数家庭,也为国家带来不少的税收,分享国家资源当之无愧,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公平分配”,是“多与少”的问题,不该采用如此“惩罚”性的措施;派发援助金也一样。

试想想,当企业利润减少或无法生存,引发裁员和倒闭潮,最终受害者会是谁?

“外国人”有四类:

一,带着百万存款来马作为第二家园,长期居留者。

二,来马嫁娶本地配偶。

三,带着真金白银来马投资做生意的人。

四,来马旅游消费的旅客。

请问是他们造成我们的经济窘境吗? 

不要再对治理不善,管控不力视而不见,任何承诺不只要听得到,也要看得到、摸得着,不要把人民当作羊牯。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