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血与金的人血馒头?/陈万诚

当市场动荡如同“血流成河”时,人们往往谈论投资机会。然而,这种表述背后蕴含的是战争与经济之间深刻而微妙的关系。

“血流成河”这一形象虽然残酷,但常被用于描述极端市场恐慌时的投资机会。然而,这句老话所蕴含的意义远超出其表面的简单买卖策略。事实上,它触及一个更加深刻的话题:战争、经济动荡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复杂而微妙的互动。

从表面上看,这句话代表了一种对抗性的市场策略,即在他人恐慌时进行逆向投资。这种策略背后的思想是,在市场的极端波动中,往往隐藏着被低估的价值。

这正是投资大师巴菲特所提倡的方法:在恐慌中寻找机会,在别人恐慌时展现贪婪。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

更深入地探讨时,这句话揭示了战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微妙联系。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多次大规模冲突,从二战到越南战争,再到近代的伊拉克战争,都呈现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战争带来了巨大的人力和道德代价,但往往也激发了经济活动的增长,尤其是在军事和国防产业。

这种刺激效应常常在股市上显现,股价往往会出现上涨。举例来说,像著名的武器制造商洛克马丁一样,在以巴冲突后,其股价不仅止跌反弹,而且上涨了超过10%。

投资涉及社会道德

这种现象背后隐含的是美元作为全球主要货币的地位。美元的全球霸权地位不仅给美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政策上带来了巨大的优势,在全球冲突期间也为美国经济提供了某种程度的稳定性。例如,自1973年起,全球石油交易被要求使用美元结算,这进一步巩固了美元的国际地位,并对美国经济产生了长期的正面影响。

然而,这一现象也引发了对战争本质及其对全球经济影响的深入思考。尽管战争可能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但它的代价是巨大的。

战争不仅造成无法挽回的人力损失,还伴随着深远的社会和道德问题。这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如何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重新定义和平、繁荣及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

总之,这句华尔街的老话提醒我们,投资不仅是一门财经学问,它还涉及更广泛的政治、社会和道德领域。

在这个多变的世界中,寻找投资机会同时需要我们保持对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的敏感和警觉。

战争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一个复杂而令人深思的议题,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平衡短期利益与长期持续的社会稳定和繁荣。

反应

 

言论

全球ESG挑战与机遇/陈万诚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重新调整美国环境、社会与监管(ESG)政策,迅速掀起全球资本市场的震荡。

他削减数千亿美元的绿色基础设施资金,暂停多个联邦多样性与包容性项目。这些举措不仅在美国国内引发争议,也让全球对ESG政策的实际价值展开广泛讨论。

只顾短利损害信誉

对于马来西亚,这场争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契机:如何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坚定推进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

近年来,ESG逐渐成为马来西亚吸引国际资本的重要策略,尤其是在能源、棕榈油和制造业等领域。通过积极的可持续发展承诺,许多马来西亚企业成功进入了国际市场。

然而,这一趋势也伴随着隐忧。一些企业可能倾向于通过“绿色洗白”来追求短期利益,而非真正投入时间和资源实现实质性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做法不仅损害了企业的长期信誉,也可能削弱马来西亚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领跑者的声誉。

与此同时,全球投资者也面临新的挑战。特朗普的政策调整虽然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但气候变化和社会不平等问题并不会因短期政策的逆转而消失。

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仍然稳步上升,例如78%的美国人认为气候变化是真实且重要的。马来西亚投资者和企业需要看到这一长期趋势背后的机会。

大马需找到平衡点

从战略上看,马来西亚需在ESG领域找到务实的平衡点。企业在设定可持续发展目标时,必须将其与经济逻辑结合起来,确保项目的长期收益清晰可见。

同时,政府应通过政策支持和监管框架,帮助企业降低在可持续转型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例如,在绿色技术投资和区域合作项目中提供税收激励和资金支持,不仅能促进企业成长,还可以提升马来西亚的全球竞争力。

马来西亚应充分利用自身在多元文化和区域合作中的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协作,巩固自身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地位。

通过制定清晰的政策目标,确保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同步推进,马来西亚企业和政府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务实与创新的结合,将让马来西亚在ESG争议中不仅站稳脚跟,更成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