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行动党的政治文化演变/洪东水

民主行动党从反对党变成执政党,是经过披荆斩棘奋斗的成果。

他们利用60多年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如今似乎已奠下不败地位,将来即使政权改变,也依然成为其他政治集团所拉拢的对象。

行动党成功之处就是朝敌对党的弱点进攻,挑起他们无法为民解决问题的难处,让人民产生极度反感。尤其马华与民政面对行动党的攻击,显得毫无反击的能力,最终民政被剿灭,马华也节节败退,毫无生气可言。

当行动党取代马华、民政之后,就对准巫统攻击,而巫统面对贪婪腐败的谴责,也显得杂乱无章,最终成为强弩之末。

巫统屈服于现实,寻求行动党的结合,提升了行动党的政治筹码。

如今的行动党已是执政党,已不必被反对党的角色所钳制,也不必对无法实现的承诺而须表示歉意。

行动党必须放弃原则,对于以前所设定的反对党条规,譬如在职党领袖不可受封勋衔,都必须改革。以前所设定的条规,随着行动党变成执政党后,已经变得不合时宜。

一里路依旧是一里路

由于已经变成执政党,行动党必须更懂得展现对统治者的尊重,并懂得融入马来社会,不然将永远被标签为反马来人的华基政党。

曾经为行动党立下汗马功劳的领袖,若是彬彬有礼的,还有美好角色可以扮演,若是满口胡柴,枉口诳舌者,一概请君自便,不再采用。

如今的行动党犹如脱胎换骨,正塑造一个良好的政党文化,讲究的是正确的政治理论,不再任由说三道四的人为他们站台。由于他们懂得去芜存菁,将来必定能塑造优质团队,为党为国做出良好的贡献。

华人对行动党最有期望,但了解行动党虽然是执政党,却无法随心所欲,争取华教课题。于是大家都暂时把华教课题搁置,而张盛闻的一里路依旧是一里路。

以前信誓旦旦争取的华教课题,遇上棘手的“绿潮”侵袭,大家暂时还须配合大势,把华教课题给搁置。为了顾全大局,大家还须忍气吞声。

反应

 

言论

“林家时代”即将结束?/黄春鑵

近期,行动党的两位重要领袖即前秘书长林冠英和槟城州秘书林慧英,先后挑起一个课题,那就是行动党是不是将进入新的领导层时代?

一直盘踞在行动党领导层核心的“林家”,是否将会失去现有的核心地位?两人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在今年3月16日举行的行动党全国代表大会,将会决定“林家”与其人马的时代,是否已经过去了。

行动党内部最强势的政治家族“林家”,是否已经失去党员支持,实际上可从近年来的党内派系斗争中看出。

“林家”指的就是行动党内部资历最深的政治家族,成员有前任秘书长丹斯里林吉祥、其儿子林冠英和女儿林慧英,当然也包括那些支持他们的行动党领袖,也可称为行动党内部的“林家派系”。

这个派系多年来都身处行动党中央乃至多州领导层的核心,是影响了行动党多年来发展路线的关键人物。

不再是党内唯一选项

虽说他们在以往是最受行动党党员欢迎的派系,但这种情况,在近年来已发生改变。行动党党员已不再将“林家”人马视为唯一的选项。

比方说,在去年的槟城行动党州选举,一向在槟城强势的“林派人马”,却让人出乎意料地纷纷落马。不少林派的重要领袖都意外在此次党选中败北,如槟州旅游事务行政议员黄汉伟、亚依淡州议员黄顺祥都败给了那些非林派的候选人。最终,林派只剩下林慧英和日落洞州议员雷尔两人,近乎全军覆没。

相反地,非林派人马甚至在2022年州选无法上阵的杨顺兴,在此次党选中拿到第三高票,成功翻身担任副主席。

由此可见,林派人马已经不再是行动党党员的首选,他们开始更愿意给予其他派系的领袖一个机会。这么一来,林家掌握行动党权力核心的局势,可能开始瓦解了。

林派之所以开始失去对行动党核心领导层的控制,主要就是在林吉祥和林冠英过后,出现了林派的政治真空期,没有一个林派的领袖可以取代他们领导中央。

需时磨练撑林家大旗

在林冠英之后,行动党主要领导层基本都给了非林派的人马,如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去年才胜选为槟城行动党主席的沈志强,都是和林派意见立场有所不同的领袖。而林派的下一代领军人物林慧英,目前并没有获得行动党绝大多数基层的支持,在去年的槟城党选也只是侥幸过关而已。她想要撑起林家的大旗,还需要时日磨练才行。

但在现今这种各个派系都想要争取核心领导层职位的情况下,留给林派的时间并不多。若他们无法在短期内重新建立起林吉祥和林冠英时期的统治力,那么他们将会进一步地被党员所放弃。

现在的党员已经有很多选项,加上行动党在政治上开始陷入瓶颈,甚至出现被其他政党追着抨击的情况。这可能会使得党员更愿意选择非林派的新生代领袖作为党高层,以便寻求改变,化解目前的困境。

总的来说,行动党内部的林派人马已经没有往日对党的统治力,开始出现衰退的情况。林冠英和林慧英都表示只有党员可以决定所谓的“林家时代”是否结束,而从目前来看,林派人马在今年的全国代表大会,可能会遭遇比槟城党选更加受挫的局面。

虽然林派人马一时半时还不至于完全衰败,但若他们不愿做出改变,可能会就此日渐式微。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