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行动党能出产首相?/林恩霆

前贸工部副部长兼前万宜区国会议员王建民参与前卫生部长凯利及巫统前宣传局主任沙里尔的“Keluar Sekejap”的政治清谈节目时,他回答凯利的提问,那就是:“给我一句话,为何我们必须加入行动党?”

王建民回答,行动党需要一名首相人选,而且也说凯利和沙里尔都符合这个资格。此话一出,逗得两人开心不已,也戏说这是此档节目的最佳结束。

王建民的谈话固然有几分玩笑,也有几分认真,但他已不是行动党高层人物,也不能代表行动党的立场。

然而,经王建民一提,我们不妨要问,行动党真能出一名首相吗?

若以行动党现有架构和格局,他们还不符合出产一位首相的政党。首先,碍于我国种族与宗教现实,宪法虽没有列明首相人选必须是马来人,但却列明国家官方宗教是回教。因此,要让一名非回教徒成为首相,是不容易的事,也因此凯利和沙里尔被王建民认为可成为首相的人选,因为他们都是马来精英,也是回教徒,沙里尔更是华巫混血儿。

与党结构有关

谈回行动党为何难以出产首相,这与该党的结构有关。他们向来出战华裔占多数的选区,领袖及党员都以非马来人居多,这说明这不是马来党员主导的政党。

行动党党选常出现马来领袖无法中选中央领袖的难看局面,最后还必须是以委任的方式加入中央领导层。

如今,行动党仅仅是希盟一员,在内阁只有4名部长,都被政敌蛊惑马来选民说这是一个被非马来人主导的政府,尤其是行动党。

2018年大选后,行动党虽然在霹雳州赢得最多议席,该党也有宪法专家阿兹巴里这样的马来精英分子当选州议员,但最终也不是由行动党马来议员出任州务大臣。

有鉴于上述种种因素,行动党近几十年都不太可能会出现首相人选,除了该党的领袖和基层以非马来人居多之外,其政治层次也仅仅是停留在对抗同属华基政党的马华或民政党,最为关键的是其他非华族选民对行动党的观感没有改变。

反应

 

言论

“林家时代”即将结束?/黄春鑵

近期,行动党的两位重要领袖即前秘书长林冠英和槟城州秘书林慧英,先后挑起一个课题,那就是行动党是不是将进入新的领导层时代?

一直盘踞在行动党领导层核心的“林家”,是否将会失去现有的核心地位?两人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在今年3月16日举行的行动党全国代表大会,将会决定“林家”与其人马的时代,是否已经过去了。

行动党内部最强势的政治家族“林家”,是否已经失去党员支持,实际上可从近年来的党内派系斗争中看出。

“林家”指的就是行动党内部资历最深的政治家族,成员有前任秘书长丹斯里林吉祥、其儿子林冠英和女儿林慧英,当然也包括那些支持他们的行动党领袖,也可称为行动党内部的“林家派系”。

这个派系多年来都身处行动党中央乃至多州领导层的核心,是影响了行动党多年来发展路线的关键人物。

不再是党内唯一选项

虽说他们在以往是最受行动党党员欢迎的派系,但这种情况,在近年来已发生改变。行动党党员已不再将“林家”人马视为唯一的选项。

比方说,在去年的槟城行动党州选举,一向在槟城强势的“林派人马”,却让人出乎意料地纷纷落马。不少林派的重要领袖都意外在此次党选中败北,如槟州旅游事务行政议员黄汉伟、亚依淡州议员黄顺祥都败给了那些非林派的候选人。最终,林派只剩下林慧英和日落洞州议员雷尔两人,近乎全军覆没。

相反地,非林派人马甚至在2022年州选无法上阵的杨顺兴,在此次党选中拿到第三高票,成功翻身担任副主席。

由此可见,林派人马已经不再是行动党党员的首选,他们开始更愿意给予其他派系的领袖一个机会。这么一来,林家掌握行动党权力核心的局势,可能开始瓦解了。

林派之所以开始失去对行动党核心领导层的控制,主要就是在林吉祥和林冠英过后,出现了林派的政治真空期,没有一个林派的领袖可以取代他们领导中央。

需时磨练撑林家大旗

在林冠英之后,行动党主要领导层基本都给了非林派的人马,如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去年才胜选为槟城行动党主席的沈志强,都是和林派意见立场有所不同的领袖。而林派的下一代领军人物林慧英,目前并没有获得行动党绝大多数基层的支持,在去年的槟城党选也只是侥幸过关而已。她想要撑起林家的大旗,还需要时日磨练才行。

但在现今这种各个派系都想要争取核心领导层职位的情况下,留给林派的时间并不多。若他们无法在短期内重新建立起林吉祥和林冠英时期的统治力,那么他们将会进一步地被党员所放弃。

现在的党员已经有很多选项,加上行动党在政治上开始陷入瓶颈,甚至出现被其他政党追着抨击的情况。这可能会使得党员更愿意选择非林派的新生代领袖作为党高层,以便寻求改变,化解目前的困境。

总的来说,行动党内部的林派人马已经没有往日对党的统治力,开始出现衰退的情况。林冠英和林慧英都表示只有党员可以决定所谓的“林家时代”是否结束,而从目前来看,林派人马在今年的全国代表大会,可能会遭遇比槟城党选更加受挫的局面。

虽然林派人马一时半时还不至于完全衰败,但若他们不愿做出改变,可能会就此日渐式微。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