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被政治耽误的大马/潘政麟

这段日子以来,令吉的汇率可说是一泻千里,对美元、尤其新币的兑换率持续走低,许多百姓更是对此投入关注。

除了美元的强势加息之外,更多可能原因在于大马政局的不稳定,导致外资及市场纷纷不看好大马的经济,进而使马币汇率的疲软。

大马是个受上天眷顾的国家,有着其他国家没有的地理优势,资源、人才都不缺。大马有着良好品质的石油、全国都有可以耕作的土地、优质的木材、矿产等。 

大马更是全球知名的人才输出大国,新加坡、美国等国家都有大马人的身影。有多少人才在国外为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新加坡能有着如今的地位,越堤族功不可没。仔细冷静思考,其实大马在起跑线上赢了许多国家。 

然而大马政治可以说是一团糟的情况。对于国际资本及市场来说,一个国家拥有着稳定政治可以说是非常重要。不稳定的政治会降低国际投资者投资该国的意愿。 

政治不稳 资金外逃

对于资本来说,政治不稳定意味着风险的上升。资金不喜欢风险,因此为了规避风险,就会降低对该国的投资,甚至是引发“资金的外逃”。

大马近几年可说是进入政治极度不稳的阶段。虽然首相是有了人选,但政党之间的竞争、持续不断的大选等,更是磨灭了资金对于大马的耐心。

世界上不是只有大马。对资本而言,大马政治不稳定只会削弱本身对于国际资金的“投资价值”,进而让国际资本选择那些与大马一样具潜力,但政治更加稳定的国家,例如印尼、越南等。

倘若这情况持续下去,那么经济的停滞不前与汇率的持续走软都是可以预见的。

各种问题常被“种族化”

此外,百姓之间的生活虽是和睦共处,大家都相安无事做朋友,但问题是,许多政客喜欢把许多问题给“种族化”。虽然一些问题的“种族化”对百姓的生活不会造成实际影响,但这会让许多大马人民对政府失去信心,进而选择到国外打拼。 

例如新加坡,有不少越堤族在帮助新加坡的建设。中国、美国、英国等地方实际上都有不少的大马人身影。试问哪个大马子民不想在自己国家发展呢?去到国外,食物、文化、语言等都需要重新适应,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大马实际上有着许多的优势、良好的资源,有潜力成为一个更好的国家,然而,近期的事件、表现,却是让人们产生了一个思考,即大马可能被政治所耽误了。

反应

 

言论

汇率加剧人才流失/潘政麟

近年来,随着新元对马来西亚令吉的汇率持续走高,许多马来西亚人选择越堤前往邻国新加坡工作。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两国之间日益扩大的薪资差距,也揭示了马来西亚在留住本国人才面临的挑战。

马新之间的“人才争夺战”正逐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

近期,新元兑令吉的汇率达到了1新元兑换大约3.29令吉,此前最高时可兑换3.55,这使得同样一份工作的薪酬,在新加坡可以比在马来西亚多出数倍。

例如,一名工程师在马来西亚的月薪约为3000令吉,而同样的职位在新加坡则能赚取超过1万令吉。对于许多马来西亚打工族来说,这样的薪资差异无疑是巨大的吸引力。

因此,在新元飙涨之后,国内一些领域如餐饮业、零售业和技术行业等,迎来新一轮的离职潮,尤其是在靠近新加坡的柔佛州等地更为明显。

各行各业中,受影响最严重的莫过于中小企业。由于无法提供与新加坡相匹敌的薪资水平,这些企业面临着员工流动性大增的问题。以轮胎行业为例,尽管熟练工人的薪水已经涨到了4000至6000令吉,但依然难以吸引到足够的求职者。

此外,修车行和餐饮业同样遭遇了类似的困境,许多年轻技工和厨师纷纷选择到新加坡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部分企业不得不采取措施提高员工福利,比如发放额外的花红或提供住房补贴等。

人力资本的流失不仅仅是企业层面的问题,它还关系到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总财政拿督孔令龙指出,如果连本国公民都对自己国家的经济缺乏信心,那么要吸引外资将变得更加困难。

他认为,政府需要传递积极的信息,展示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投资前景,才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到来,并稳住马币汇率。

同时,他也强调了工业4.0的重要性,即通过数字化转型和自动化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从而缓解因人才外流带来的生产压力。

马新合作互利共赢

尽管存在竞争,但马新两国之间仍然存在着合作的空间。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的李活安博士认为,“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计划有望成为连接两地经济的桥梁,创造出更多高技能、高薪资的工作岗位。

他相信,随着该计划的推进,不仅能够为新加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能促进马来西亚本地经济的增长,最终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综上所述,汇率变化所带来的薪资差距确实加剧了马来西亚的人才流失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解决之道。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产业升级以及改善国内就业环境等多种方式,马来西亚或许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更多优势,重新吸引并留住宝贵的人力资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