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被消失的狗/陈仁杰

12年一轮回,狗年即将登场。与以往春节相若,各大商场的佳节气氛越来越浓,各种应节装饰与衣物也逐一上架;不过,一些商场中,本该成为布置主角的狗被“消失”了。社交媒体中,一件以“戌亥”代替狗猪图像的衣服也引起了争议。这情况与去年贺岁片“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电影广告牌中二师兄被“消失”一样莫名其妙。

事实上,政府从未下令禁用狗只饰品。然而,曾几何时,狗在大马已成为敏感动物与禁忌话题,需要商家们自我过滤。为何12年前并没有问题,现在才出现问题呢?



归根究底,一切源自于社会乱象。近年来,我们可以看见种族与宗教课题不断地被一群唯恐天下不乱的极端分子大肆炒作,包括著名快餐连锁店A&W与Auntie Annie食品命名风波、五金店清真漆刷、超市清真手推车等。一起又一起风波已然闹得人心惶惶,让人不得不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以免误踩地雷。这让逆来顺从及自我审视成了当前的趋势。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商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自愿放弃以狗为主题的装饰。

捍卫传统文化

不过,狗真的有那么敏感吗?其实不然,大马邮政局延续每年推出生肖主题的首日封,发布一系列以狗为图的邮票;更值得赞赏的是,当局宣扬了狗只对人类的贡献。让人不解的是,连大马邮政局都采取开明大方的态度尊重我们的生肖文化,为何还有一些华人怕得默不作声宁愿自我矮化呢?

身处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我们从小被教导以中庸的心态对待他人,多一点包容、多一点体谅、多一点尊重,以维系社会的稳定和谐。无可否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触犯他人的禁忌,不过这并不代表我们应该放弃捍卫本身的文化。所谓的敏感,更多时候只是商家自我假设的想法。

农历新年是个传统节日,十二生肖中的狗只不过是民俗象征之一,根本不带有任何挑衅及挑战他人禁忌的意图,为何需要自我矮化及委屈求全呢?试问若我们本身不去捍卫我们的传统文化,因害怕节外生枝而选择放弃,那么谁还会去延续它呢?



反应

 

国际

1个不能少 9狗带窝同车返家过年

(北京27日讯)当春运遇上“毛孩子”,一场别开生面的“狗在囧途”正在上演。

小红书宠物博主周先生今年做了一个大胆决定─把家里9条狗狗全部接回家过年,其中包括哈士奇、柴犬、斑点狗等大型犬和法斗、柯基等中型犬。为了安排好这些“乘客”,周先生准备了一台越野车,在后备箱放了5只狗,其余4只则被安置在透明的狗房子里,放置在越野车托运行李架子上。9只“毛孩”连狗带窝“一锅端”,回老家过年。

封面新闻报道,2025年春运大幕拉开,无数“打工人”踏上返乡之路,而他们的“毛孩子”也成了这场迁徙大潮中的“特殊旅客”。论带狗回家过年这件事,这届网友各出奇招,主打的就是“回家过年,一个都不能少。”

周先生表示,“狗狗们刚上车的时候很兴奋,后面都在箱子里睡着了,下车休息后又重新活蹦乱跳。”

三个小时的车程并不长,这也不影响周先生一路收货了超高的回头率。“很多路上的行人都在对我们拍照。” 周先生说,为了避免太过于吸引眼球从而形成安全隐患,他们没有上高速,选择走国道之类的乡下小路和城市道路,每隔一个多小时就需要停下带狗下车透气和排便。

由于担心9条狗会吓到附近的乘客和小孩,他们也只会找没有人的树林和小道停车休息。即使一路上折腾不少,周先生也表示很值得,“它们都像我的家人一样,要过年一起回家过年。”

除了周先生以外,带狗回家的交通工具大多是小轿车、大货车、中巴车,可狗的体验却千差万别。

有主人在车尾后面吊了两个蛇皮袋,将狗狗装进去,网友辣评“远看是沙袋,近看是狗袋”。也有人在货车后边给狗打造了一个“商务座”,狗粮、玩具和水一应俱全,完全是极致体验。也有主人则干脆把狗窝移到车尾或者车顶,网友趣评“坏消息:只能睡车外、好消息:票是卧铺的”。

另一边,小红书网友“小达哥”也在昨日报平安,他带着家里的拉布拉多驱车3300公里从海南回到内蒙古老家过年。“开了整整5天,狗狗很乖,只是坐车坐麻了。”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