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被辜负的博士/许世平

根据英文《星报》报道,2010年大学共栽培了1247名博士,2020年剧增至4560名,然而35岁以下博士的失业率却从7%提高到16%。

根据2021年对大学毕业生的追踪调查,2.5%的博士在觅职中,8.9%博士还没找到工作。

其实,全球经济低迷,让年轻人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甚至拥有高学历的硕博士更陷入就业严寒里。

呈“爆炸式增长”趋势

因为经济增速缓慢,像日本及欧美的发达国家,以及面对“内卷”加剧的中国,就业情况也同样糟糕,要想找到对口的工作还挺难的,有的被迫去应征做城管,或在仓库做搬运的、做包装,还有的去做切肉炒菜的,或炸薯条的。

20年前日本评论界很早就预言“博士过剩”。

的确,从2011年起,全球博士数量呈“爆炸式增长”趋势,中国的博士毕业生人数,更是名列全球第一。

为培养一个博士,个人和社会都须付出高昂的代价,攻读博士课程更是耗尽了人的最佳黄金期,要是让博士从事与学历不匹配的工作,不能学以致用,就是一种浪费。

人们常说,再穷不能穷教育,长辈一直都鼓励孩子勤奋学习,就算贫困,怎样挨苦,都要供养孩子读好书,然而,现在越来越多读书人背负过重的社会期望,却在残酷的现实下被砸毁成碎片,最后只能在价值牢笼里自闭自残自毁。

面对逆境,应该如何呢?我们希望这些既有聪明的头脑,又有健康体魄的大学生,一定要有雄心壮志,更要有谦逊的态度,面对恶劣的就业环境,先要努力地适应它,还要有战斗意志,只要你还能展示其他增值的技能与另类专长,就一定能摆脱困境,在逆境中重生。

当然,要是你努力过,发奋过,只因别人不识真才,糟踏良才,最后你未被重视,还被弃用,那并非你的错,你并没有辜负自己,只能感叹,是社会与时代辜负了你。

反应

 

言论

人生的“N”种活法/许世平

中国青岛一名35岁博士裸辞,在海边做民宿,有人批评这是教育浪费,因为根据社会的教育观与成才观,高学历就应该做学术研究、做教授、做企业的高端领导。

这个博士接受访谈时却承认说,读书是家人的规划,读名校,选专业,将来谋职,都是家人根据身分教育思维进行的规划。

显然这位博士经营民宿,是经历冷静思考的,跳出职场的参考系,才是他理性的选择。

他深知民宿是一项强现金流的行业创业,他也认真算了账,民宿投资的年化收益很高,旺季还会有更高的溢价空间。

他知道择业要看大趋势,也觉得什么事都可以一试,没试过就没法判断喜不喜欢;当然他也知道,凡事也不能只以喜欢来作定义,要是人人都为嗜好而活,世界就没法运转起来。

归零心态驱使

那位博士不按套路择业,只是想走自己的路,也是一种归零心态的驱使。

所谓归零,就是要能从零开始去做一件事,我们读书受教育,原本就是要训练独立思维,要是死抱学历文凭与职位对接和薪酬匹配的话,最后可能就会饿死。

其实,读书求学,获取高学历,是为着提高就业竞争力,也是为了提升自我,拓展视野。

学会淡定地活着,不好吗?面对变化的世界,不确定的焦虑,时间的枯萎和凋谢都不会影响我们,困扰我们,因为只有淡定的人,清楚自己,也会有所觉知。

陆游有首诗:“月淡烟深听牧笛,死生常事不须愁”,不就是提醒我们,要跳出来,跳出原来的生活视野。

跳出原来的标准,一条新路会出现,那就是属于你自己的路。

或许摆脱身分就业的固有思维,给人生赋予全新的内涵,会有更多的自主选择。

也就是说,设计自己的另一个人生,尝试参与另一种发现之旅,正是芸芸众生的“N”种活法。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