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解决华教问题人人有责/王德龙博士

华文教育问题是一个旷日持久的问题。这样的一个问题,变了天竟然也解决不了。因此,这个问题已无关你我手上的那一张票。否则,余下的一里路早就走完了。

那么华教的问题,其根源在哪里呢?有人说是生育率大幅度下降造成的。远的且不说,生育率下降导致华小入学率降低,影响深远。微型华小直接受到冲击,自然不在话下。

马来人生育率也下降

友族比例占比的提升,会否在政治的干预下,进一步侵蚀华文教育,这也都是问题。自然的,华小入学率的降低,又势必影响华中与独中的正常运作。环环相扣,首尾相应,确实不容小觑。

然而,生育率的降低不仅仅发生在华族身上而已,马来人的生育率也在下降之中。从全球视野审视,日本的生育率呈负增长模式,韩国也屡创新低。

欧美各国同样面临这个窘境:新生儿减少,老龄人口增加。人口大国如中国,同样不能避免这样的恶性循环。

近些年中国放宽人口管制,鼓励生育的政策能否奏效,还需更多的时日以验收成果。因此,探讨华教课题如果止步于人口问题,必然见树不见林。我们不能坐等事实的发生。

或许你又该问了:就是因为人口结构问题,所以我们在政治上没有办法呀。如果你要真的这么想,我准备好的答案是:如果你没有办法保证你的儿子会将你的孙子送入华文教育体系,你生再多也是没有办法的。他者固然有他者必须负的责任,然而我们自己的责任却是最大的。

每当国家面临各种问题之际,尤其近两年政治上所呈现出来的衰相,多数人都和孩子说:出国以后就不要回来了。孩子在国外如果可以落脚,你觉得比留在国内强百千万倍,万一有些什么情况,也有个后路的想法,试问我们的人口结构问题要如何改变呢?

既然都出走了,人口的百分比自然得不断下降。迫切想着解决问题的人,正在不断加深问题,这是不争的事实。

另一个更直接的叩问是:凭什么只有那一些留下的人要为此负责任而已?凭什么你离开以后,只要指指点点就足够了呢?

大家同样在这块土地上成长,消耗了这块土地的资源,大家同样急着证明自己爱国,许多人甚至连自己的祖籍也急急忙忙地想要抛弃,何以一旦移居、移民或者嫁娶了友族、外籍人士,这个国家的责任便与你无关呢?

当然,这是一个自由的世界,也是一个普遍将人权挂在口中的世界。无论是移居、移民、嫁娶异族,其实都是个人的选择,无关对错。

只是,如果探讨问题却不将所有的细节纳入考量,选择性规避重点,那么所谓的研究也就无法得问题之全貌。宏观与微观一并不尽如人意,问题自然是解决不了的。

化整为零以思,教育是政府的责任,不管发生什么问题,国家必须将教育办好。而且也唯有政府才有能力抵挡一切问题。

因此,华文教育的所有问题,本就是政府的问题。只要政府公平和公正,给予华文教育合法的地位,并且能够大公无私,让华教作为国家教育重要的一环,得以不断为国家栽培人才,如此方是正道。

当然你又该说了:这怎么可能呢?我准备的答案是:5·09之前之后都说可以,怎么几年下来就变成不可能了?如果真不可能,大家还需不需要继续投票呢?

艰难才须寻策解决

艰难确实是艰难的。可就是因为艰难,所以我们才须要寻策解决。难就不必解决,那我们还希图政治什么呢?

苏东坡《思治论》里这么说:“古之人,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者。”人民须要的是拥有雄心壮志解决至难问题,引领国家长久走在正道上的政治人物,而非获得选票后便将问题困难化,然后企图随心所欲的政客。看穿政客的空言与大话,我们切切实实做点实际的工作还是最紧要的。

至于我国能有多昌明,看看华小师资能否根本性地解决也就一清二楚了。

反应

 

文教

郭大雄:弃战即彻底失败 承认统考是华教标志斗争

(关丹25日讯)马华英迪拉马哥达区会主席拿督郭大雄指出,承认统考运动是华教运动的标志斗争,放弃此作战目标,等于华教运动已彻底失败而沦为什么也不是。

他认为,“天时地利人和”的言论已经被滥用,不断拖延拖累之下,导致承认统考继续沦为政治口号,注定没有突破翻身的机会。

郭大雄前晚在一酒家举办的乙巳年新春收工晚宴后,回应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所发出的“天时地利人和”论调时,这么说。

出席晚宴嘉宾包括马华元老拿督叶运福、马兰区会主席拿督斯里周良、关丹区会主席拿督斯里郑联科、巴耶勿刹区会主席冯运国市议员、北根区会主席陈镇全、英迪拉马哥打区会顾问拿督彭子明、妇女组主席拿督江瑞云、青年团团长李奕翰、副主席杨新煌、田顺发及中委代表陈拔钊等。

“出自《孟子》名言的‘天时地利人和’,指作战时出现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所向三大因素,掌握先机即刻挥军动武,可掌握军事胜算。”

他指出,套用在争取统考运动的征途上,部长没有说明什么是“天时地利人和”,也没有订立具体时间表,让华社华教,留下疑问多过答案。

“华裔选民挥动洪荒之力,用尽95%的选票支持行动党入朝主政,火箭是团结政府最大政党,中文国际地位及经济魅力如日中天,政府拼命敲打‘团结昌明’治政品牌,这些时局演变是不是符合‘天时地利人和’?”

他说,如果具体时局被判定为不符合“天时地理人和”,代表华裔在朝主政的政党,应该具体说明到底发生什么事情,否则,人民只能广泛推论,是团结政府刻意阻挠,行动党换了位置也换了脑袋,在野时激情激化煽动,在朝珍惜官权俸禄,放弃了华社华教最关切的斗争目标。

他指出,从广大华裔的目光来看,统考运动已经来到“此时不做,什么时候再做?行动党不做,还有谁能做?“,不能以“天时地利人和”敷衍了事。郭大雄认为,如果更细腻解读“天时地利人和”,基本上不能完全套用在承认统考运动,毕竟,在现实情况下,它必定缺欠“人和”,不可能获得友族社会广泛认同,就好象“断肢法”不可能得到非穆斯林普遍支持响应。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