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解构港民怒火/李文杰

自6月起,香港似乎越来越“热闹”。因“反送中”条例所引起的一场场的示威游行活动,一再引起国际关注。

无可否认,一系列的示威起源于“反送中”条例。即使香港政府强调修改“逃犯条例”的初衷是为了一宗牵涉港人在台湾的杀人案,要还受害者家属一个公道,然而香港政府不顾社会反对声音,忽视香港社会对内地司法制度的不信任,强行推动修法,引起香港社会更大的疑虑,合理怀疑背后存有不可告人的政治动机。



更令人失望的是,即便香港政府在一场场示威游行后被迫宣布条例“寿终正寝”,却依然以鸵鸟的态度面对市民的质问,回避民众的其他诉求。因此,香港政府对于愈演愈烈的社会纷争必须负起绝对的责任。

对警察信心动摇

不过,事件已经随时间演进而有所变化。近日,香港人的怒气与焦点显然已明显从“反送中”条例转移到香港警察滥权执法的问题上。这风向的转变在721元朗发生暴徒无差别攻击市民后尤其显着。这起“恐怖袭击”事件彻底动摇香港市民对警察的信心。

事后重组种种画面与资讯更让人合理怀疑当天是一出警察与黑社会合作的剧目。



从6月开始的“反送中”条例示威游行中,香港警队的“专业”已不断受到质疑。种种无理搜查,爆打无辜市民,仇视采访记者等的画面在网路中流传,让市民非常愤慨。

721当晚,民众尝试报警,不是无法接通就是被告知“害怕就别出门”;暴徒在地铁站准备行凶前有两位配枪的巡警到达现场,但却因支援不足及警方介入可能导致冲突升级而迳自走开,让暴徒有机可乘的肆意妄为;暴徒事后逃入围村,记者拍摄到持有棒棍的暴徒与警察交流的画面,但在场的警官却说看不见持有武器的暴徒,无法逮捕任何人。

纵然警务处处长事后大声疾呼警察与暴徒誓不两立,但种种的“巧合”画面,根本无法让人信服。

对警方的不满加上无能政府一味只懂龟缩,促使示威群众的怒气不断积累,导致暴力冲突的升级。可惜的是,很多人有意忽视民众情绪的根源,刻意将示威冲击事件与港独挂勾,企图以此溷淆视听,捞取政治资本。绝大部分的示威者不认同暴力,更不可能认可港独,将示威游行与港独挂勾,忽略真相,只会让社会的不满情绪持续发生,无助解决问题。

设独委会刻不容缓

在721恐怖袭击后,一贯贯彻政治中立的公务员也开始罕见地发声呼吁香港政府正视民间诉求,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公平公正公开的调查这一场场示威游行中的暴力行为及警察滥权指控。

可惜的是,这项建议引起警方强烈的反对,他们坚定的认为“维护法纪”需要受到调查或谴责是荒谬的。但君子若是坦荡荡,又何惧之有?何不让独立调查委员会仔细调查,还警队清白并重拾民众对警队的信心呢?抑或是警队对自己的种种行动信心不足,害怕真相?恐怕只有警方自己知道了。

无论如何,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已经刻不容缓。短时间内,这个独立调查委员会或许无法厘清全部真相,但却绝对可以缓和今时今日香港的社会情绪,让社会真正的停一停,想一想。

(作者为旅港大马人)

反应

 

国际

代号“建立抵抗势力” 美国反特朗普抗议潮四起

(华盛顿6日讯)美国多座城市反对总统特朗普的行动,在网上以“#buildtheresistance”(#建立抵抗势力),以及“#50501”(50州50场1天)为号召,准备在全美发起抗议活动。

美联社报道,该运动在社交媒体上都有网站和账户。网上流传的传单谴责特朗普的“2025计划”(Project 2025),声称这是把美国社会带往极右派。

在距离密歇根州议会大楼仅一个街区的一家咖啡馆里,正在计划5日举行第一波抗议活动,组织者们把桌子摆在一起制作抗议板,写着“拒绝法西斯主义”、“捍卫美国的民主”、“永不驱逐出境”、“劳工要团结”等标语。

密歇根抗议行动组织者布莱恩称这是“真正的基层动员”。

她在2日晚解释这项运动,并一直在协调发言者和安全协议。

反对驱逐非法移民

布莱恩4日表示:“我参与其中,是因为我需要让大家知道,而且我知道我能做什么。而且我不想让自己遗憾,以后当我回顾这段时光,我能告诉自己曾经努力了一些事情,而不是袖手旁观。”

特朗普上任才几个星期,他已签署了一系列改变极大的行政命令,内容涉及贸易、移民到气候变化等各个方面。随着民主党开始大声反对特朗普的决定,民众的抗议活动也开始了。

星期日,加州南部发起数千人上街游行,反对特朗普的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计划,游行进入洛杉矶市中心,导致一条主要高速公路关闭数小时。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