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语不惊人死不休/曾志涛

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在参加由卫生部前部长凯利主持的播客节目“出去一下”中提到,我国曾采取类似泰国和印尼的同化政策,但“有些”群体依然希望保留自己独特身分;甚至他更直白地说,由于“看不起”马来人,华人拒绝被同化。

马哈迪提及同化政策,反映出他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保守理念,即以单一民族的利益和文化为主导构建国家的模式。

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并未充分考虑到我国多元文化社会的需求,也没有顺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这种模式在当今的社会中显得不合时宜。

同化悖离多元文化

马哈迪对于华人“看不起”马来人,并因此拒绝同化的观点,其实是胡说八道。实际上,我国的华人拥有丰富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文化传统,祖辈在数世纪前就迁移到了这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和其他族群一样,华人对自身文化传统秉持一贯的坚持和珍视,这些深入根植的文化传承,并没有理由在同化政策下被抛弃。

自从独立以来,我国一直是个多元种族和文化的国家。这种多样性不仅是国家多元社会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也得到了宪法的保护和认可。

因此,强制地试图同化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族群,不仅背离了建国和宪法的基本精神,也与现代文明世界所推崇的多元文化主义价值观相悖。

华人社群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贡献有目共睹。多元文化背景是推动创新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强制同化不但会削弱各领域的创新能力,也会降低劳动力市场的多样性,妨碍国际性的经济合作和投资。

甚至连马哈迪自己也承认,如果不考虑种族因素,我国最杰出的企业家是丹斯里陈志远。因此,马哈迪的“同化论”不仅不切实际,也自相矛盾。

大选落败国家之幸

当被问及为什么在浮罗交怡国席竞选落败时,马哈迪更语不惊人死不休地表示,当地选民是因为收到了100令吉而没有投他一票。

马哈迪完全没意识到,其败因在于过时的思维方式,不仅未能有效解决各族群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缺乏包容性的言论,更加深了不同族群间的隔阂。

显然,马哈迪依然无法理解和尊重我国的多元文化社会,提出的理念不仅缺乏前瞻性,也与时代严重脱节,没当选议员,是国家之幸。

反应

 

要闻

凯利:东盟领袖纷致电 “安华何未联系特朗普?”

(八打灵再也23日讯)巫青团前团长凯利说,多位东盟领导人都已拨电给刚宣誓就职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并质问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为何尚未主动与特朗普联系。

他说,东盟领导人包括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和泰国首相佩通坦,都已拨电给特朗普,就连菲律宾总统小马可斯,也已与特朗普举行会谈。

他在其播客节目“出去一下”中说:“为何我们的首相还没主动联系?”

他说,今年大马是东盟轮值主席国,需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强大的领导力与参与度,而这样的拖延态度,可能会传递错误的信号。

“尽早与新任美国总统建立联系,具有重要意义。这体现我们在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期间的积极态度,同时确保马来西亚在全球事务中的重要性。”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