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调涨最低薪金的利弊/巫正谦

近期政府宣布将最低薪金提高至1500令吉,引起了各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民众连声叫好,但工商界却哀声一片。实际上,最低薪资制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其复杂性,长期都不曾有过定论。

笔者认为,随着国家的发展,调整最低薪金是必然的,如:美国联邦政府在今年1月调高最低薪金(15美元/小时),但大马政府提出政策的时机不对,甚至有点尴尬。

我国经济刚从冠疫病情中复苏,又接连遭遇国际油价和运费猛涨的双重打击。在经济未出现大规模好转的情况下调整最低薪金,极有可能会对国家经济复苏造成损害。

根据经济学理论,当劳动价格上涨时,劳动力需求则会下降。简单来说,企业在面对利润下滑和人工上涨的财政压力时,往往会选择裁员节省公司的开销。

工作机会流向海外

另外,持续增长的劳动力成本可能会促使本地企业将生产线转移,或外包给海外代工厂。政府的善举或将大量的工作机会转移至海外,可谓是帮外国做了嫁衣。此外,部分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则可能引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来降低劳动力成本。这样一来,将会促使更多岗位走向自动化,导致失业率进一步攀升。

虽然部分企业会以“开源节流”的方式应对政策更动,如:减少招聘、员工培训和设备更新等,但此举功效极其有限,拿捏不好或对公司竞争力造成影响,并非长久之计。最终,备受影响又无法吸纳成本的企业会将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让广大的消费群众将为政策买单。

产业定位亟需深思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如果工人获得更高的报酬,雇主将聘用更少的工人。调高最低薪金或许对一些工人有利(低技能员工),但对国家整体的就业是不利的。在经济低迷的情况盲目提高最低薪金将会给工商界带来无穷的压力,甚至迫使外资撤离。

回顾数年前的中美贸易战,马来西亚就因其高昂的薪资吃过大亏,在东南亚数个热门投资国当中排名垫底,招商引资甚至不如印尼。

马来西亚既没有新加坡高技术壁垒的产业(制药),也没有廉价的劳动力,定位模糊不清。除了电子与电气域之外,几乎很少收获特大的投资项目,马来西亚未来的产业定位值得我们深思。

有人欢喜有人愁,最低薪金制的调整也并非一无是处,最明显的便是民生得以改善。随着生活费的提高,调整最低薪金将改善低阶层群体的生活困境,特别是在百货上涨的年代,最低薪金的调整可谓是雪中送炭,虽然整体帮助不大,足以解燃眉之急。

另外最低薪资的调整将带动国民消费,促进经济内循环。再者,制造业长期面临的人员流动问题或将得到缓解,提高薪资将减少基层员工被“挖角”或跳槽的几率,而企业将从中节约聘请和培训新员工的费用。

纵观多项领域,影响最深的当属制造业和零售业,据了解这两项领域薪金普遍较低(前线员工),其他领域则因薪资普遍高于1500令吉而基本而不受影响。

应按各州水平调整

笔者认为调薪是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是经济周期必然会发生的事项,但目前显然时机未到,有句话叫水涨船高,调薪最起码应等经济全面复苏时才执行。

薪金制度是个极其复杂的课题,涉及诸多事项如:行业/可替代性/利润率等,并非几项研究就可以定夺的。我认为政府应根据州属的生活成本依次制定最低薪金水平,这种做法普遍被东盟国家实践。

此外,政府应通过降低生活成本的途径来减轻百姓的负担,如:降低进口关税、补贴特定物品等,以确保食物等生活物资价格稳定。最重要的是制度实施后,根据情况实时调整政策,在雇主和雇员之间取得平衡,方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反应

 

财经新闻

厂联:确保平衡实施 最低薪金应考量4大要素

(吉隆坡1日讯)马来西亚厂商联合会(FMM)列出4大考量要素,以确保新的最低薪金能更加平衡实施,其中包括要求该薪金标准不会作为国内各行业起薪的基准。

总会长丹斯里苏添来表示,除此之外,1700令吉的最低薪金也需根据不同的邦州和行业来实施,以增加利益相关者对相关政策的参与,并提供支持措施来解决工资上涨对企业运营带来成本的挑战。

他今日发文告说,该会致力于与政府合作,确保新的最低薪金政策能够成功实施。

“实施1700令吉最低薪金,可通过平衡员工的需求及企业的永续性和竞争力来实现。

“我们认同政府在昌明经济框架下,为改善雇员福利和购买力所做的努力,即强调包容性和永续的经济增长。”

“不过,我们预计最低薪金标准的实施将是渐进式的,同时考虑到需要平衡员工的薪金和通货膨胀,并确保工业永续的发展。”

新的最低薪金标准即日起生效,共有437万名打工族的每月最低薪金,将从之前的1500令吉调高至1700令吉。

苏添来表示,根据第一个考虑因素,联合会并不希望最低薪金成为行业内所有员工起薪的基准,而是应根据员工的资历来决定。员工能力和工作范围应当反映其技能、资格和职责。

“我们进一步鼓励采用以生产力为依据的薪酬制度,以鼓励提高生产力,并确保员工因其贡献而获得公平的回报。

“此外,我们也担心在全国统一实施1700令吉的最低薪金标准,可能会对各邦州和各行业产生不同的影响。各邦州和地区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成本差异很大,统一的做法可能会给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带来额外压力。”

应依不同地区推行

苏添来表示,该联合会建议未来的最低薪金调整,应考虑根据不同邦州或地区的模式推行,以更有效地反映当地的经济现实,正如2011年国家薪资咨询委员会所规定的那样。

他说,该会也敦促国家薪资咨询委员会(NWCC)加强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并对未来最低薪金政策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全面研究。

“这对于确保所作出的决策以数据为基础,并反映大马多样化的经济格局非常重要。”

他指出,大幅提高最低薪金标准虽然是好事,但对于目前面临营运成本扬升、通货膨胀和经济不确定性的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制造商而言,将构成严峻的挑战。

“在此基础上,大马厂商联合会要求政府与业界密切合作,监测其影响并提供过渡支持措施,包括税务优惠、补助或财务援助,以促进自动化计划和劳动力技能提升。”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