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走出选民思维,共创公民社会/彭及恒

5·09,一个马来西亚全国瞩目的日子,在这一天,一个执政了超过一甲子的政党联盟——国阵在马来西亚第14届大选中以流星坠落之势溃败。多个成员党领袖也纷纷在自己的选区落马。

新政权组成后,政府重组千头万绪,作为升斗小民,国家政局的安排似乎我们无从插手 ,可是对于选举前后群众的反应,笔者实在有几点不吐不快。



首先是从对投票程序因为不了解而引发的种种误会。这届一些地方都发生拦阻运票车辆事件。这些其实都在在显示了很多民众对投票程序了解不足,加上很多煽动新闻引发造成。这种行为到底是爱国,还是把平日的怒气发泄在无辜的车子身上,到底是热血,还是暴民?

民众极度不信选委会

以上问题,我觉得主要在于民众对选委会的极度不信任。然后很多网络媒体在选前都一再炒作很多假新闻,例如关灯、外劳投票等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民众情绪处于极度亢奋,只要一些些的风吹草动,都会让人们失去理智。这样的情况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另外一个比较值得讨论的点为,普罗大众在国阵败选后,对于接受议员跳槽的态度。

很多人对于沙巴和霹雳的跳槽“乐见其成”,甚至认为,为了所谓的“改朝换代”大义而接受这样的行为。这样的双重原则让人不得怀疑,到底改革的目的是以推翻一个旧的时代,换取一个新的方向,还是纯粹以一个新的不义政权,替代旧的暴政?

假如我们因为目前跳槽议员和我们站边一致而赞成的话,那么这种看法就无关原则,更是一种变相的霸凌。

理智看待执政集团

我们现在急需和过去切割就是对民意的漠视和公然以不正义的方法来夺取政权。假如我们赞成甚至默许我们的代议士执行这种不义的政治操弄,我们最终不过会像切香肠般,把我们得来不易的民主进程送给政客们。

当我们允许台上的政客因为利益关系互换位置时,我们也失去了原本可以为我们监督和审查的反对党。这对我们告别威权,走向民主的努力是一种侮辱。

以史为鉴大选后,作为马来西亚人,需要的是用一个更理智的态度来对台上的执政集团“听其言,观其行”。

变天成功不代表民主一步到位,我们的公民社会路还很长。现在很多人还是只有选民思维而没有公民思维。我们需要做好自己,尽量不散播未经证实的消息,以一个更开明的心态来接受言论,并致力监督政府。只有这样,马来西亚才会有更好的明天。

反应

 

政治

分析员:缺足够政治筹码 马华只能依附国阵生存

(八打灵再也4日讯)政治分析人士指出,尽管马华跟巫统的关系在近期略显紧张,但马华因实力有限难以独立,而其存在对巫统仍具政治价值,退出国阵的可能性不高。

独立民调机构巧思中心执行董事希索慕丁指出,无论是被国阵开除,还是自行脱离,马华的处境都十分被动,尤其是在自2008年全国大选以来持续失去政治影响力的情况下,该党至今仍未找到有效的复苏策略。

“目前来看,马华缺乏足够的政治筹码,只能依附国阵维持生存。”

他在接受网媒“自由今日大马”访问时认为,巫统应给予马华适当的政府职务,以助其恢复影响力,否则双方的关系可能进一步恶化。

他也指出,马华与巫统领导人近来的隔空交锋,只会加深外界对国阵内部矛盾的印象,使选民对这一传统联盟的团结性产生更多疑虑。

尽管如此,国家教授理事会研究员阿兹米哈山认为,马华不应过度纠结外界是否真有意促使其离开国阵,因为无论如何,马华与巫统仍在政治上相互依存,未来的选举与挑战仍需要彼此合作。

他表示,巫统与马华的矛盾并不一定是负面因素,类似于巫统与行动党尽管在执政联盟内立场不同,但依然可以共存。

“同样地,马华在国阵中的角色依然具有战略意义,巫统没有理由主动将马华排除在外。”

马华与巫统的政治合作关系可追溯至马来西亚独立前,最初同属联盟政党,随后共同组成国阵,至今仍维持盟友关系。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