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走,让我们一起搭捷运!/黄子诚

捷运路线2(MRT2)正式全面开通,为吉隆坡公共交通系统扩大了覆盖率,为雪隆一带居民通勤或出游带来了方便,也有望能够连带掀起铁路经济效益,带动捷运路线所到之处的发展。

打从1995年电动火车(KTM)服务在雪隆地区开跑以来,火车就开始成为了当地居民出门交通的选项之一。接下来的轻快铁,单轨火车,还有捷运的完工,逐渐让搭乘火车成为了更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今天,如果哪条火车路线出现故障,就会有数以千计的人上班上课迟到。火车,已经成为雪隆人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然而,即使覆盖率已经获得提高,许多人还是抱怨自己的家与火车站的距离遥远。从家里或公司到达火车站的最后一里路,往往都是最痛苦的,也是让很多人取消搭乘火车念头的障碍。

完成那最后一里路,有人被迫开车到火车站,也有人被迫搭电召车,最终被迫承担更高的费用,以及浪费更多的时间,减低效率。

有了多条铁路干线,国家基建公司就更有责任规划完善的支线巴士(Feeder Bus)服务,让更多使用者可以与铁路无缝接轨。

打造卫星交通枢纽总站

与此同时,雪隆区铁路网的转换站依然不足。现在的铁路网,是以吉隆坡中环车站为中心,向外放射的形式规划,这对市中心以外的使用者带来了不便,增加费用事小,浪费时间事大。这也间接导致了火车在高峰时间出现超载的情况。

接下来的捷运或轻快铁路线规划,政府可以考量打造卫星交通枢纽总站(Satellite Transportation Hub),以减轻吉隆坡中环车站的交通流量。加影、双溪毛糯、梳邦等地都是可以考量的选项。

为了更有效衔接各条铁路,MRT3环状线的建造刻不容缓。

有了该条捷运,民众就可以更容易穿梭于各条路线,而无需来到市中心换车。而这些转换站,最好就是让乘客可以做到站内换车,避免出现在转换路线时,需要先出一站,再进另一站的麻烦。这样的便利,可以有效改善站内人流效率,也可以让使用者免去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增加使用意愿。

不仅如此,车票的支付方式,也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现在电子钱包盛行,如果未来能够开发无卡支付方案,那将为民众带来更大的便利。

当然,现在技术或许尚未成熟,使用电子钱包支付也无法做到像刷卡般高效率。

如果要推行这项服务,政府更是需要引进新的硬软体设施。这是政府可以开始探讨的方向。

雪隆区铁路网的建造经验,也可以被使用在其他城市上。槟城、新山等大城市,其实也迫切需要改善公共交通系统。政府是时候在这些城市兴建市区捷运或轻快铁,然后开始发展高效率的公共交通网络。

这样一来,不但能够起到减轻交通拥挤的问题,也肯定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最重要的是,这些城市的居民,有朝一日也可享受到吉隆坡市民享有的交通便利。

我国公共交通系统固然不够完善,但多开了一条新的捷运路线,还是值得庆祝。

在期待更好的公交系统之际,走,让我们一起搭捷运!

反应

 

柔佛

缓解柔新捷运启用后拥堵 新山邀私企建轨道交通

(吉隆坡2日讯)柔佛州行政议员法兹里沙烈透露,政府考虑在新山及其周边地区建设轻快铁(LRT)或智能轨道(ART)系统,以缓解柔新捷运系统(RTS Link)基础设施项目启动后的交通拥堵情况。

法兹里沙烈是柔州工程、交通和基础设施委员会主席。他接受新加坡《海峡时报》采访时指出,政府计划在未来4个月内,即今年第二季度邀请私营部门为这两个项目中的其中一个呈交提案。

“我们的想法是在两年内完成,以便紧密配合柔新捷运系统的竣工,缓解武吉查卡站的拥堵。”

柔新捷运系统将在2026年竣工,全长4公里,连接新山武吉查卡地铁站与新加坡的兀兰北地铁站。开跑后,预计高峰时段每小时可服务多达1万名乘客往返两地。

法兹里指出,招标提案请求(RFP)程序将有助于政府评估在新山一带设立轻快铁和智轨交通系统的可行性。

轻快铁料花70亿

他表示,轻快铁预计将耗资70亿令吉,而智轨的成本则约为200亿令吉,可由私人企业全资建造,也可采取公私合作的方式执行。

“尽管中央政府已经同意我们有关智轨系统的提议,但也可能会建轻快铁,这取决于(投标)公司的提案。”

对此,交通顾问旺奥吉表示,任何一类交通系统都可以协助民众快速往返新加坡和柔佛,但重点在于各系统之间的连接。

他举例,丹麦和瑞典在厄勒海峡地区能成功实施跨境铁路服务,因其背后有强大的接驳系统支持,确保乘客可轻松抵达最终目的地。

“当大量日常通勤者开始涌入武吉查卡站,问题就在于我们如何让他们快速通往新山的其他地区。

“仅靠私家车或出租车可能会造成新一轮的交通拥堵,尤其是在车站附近。”旺奥吉强调,政府应鼓励民众多加使用公共交通,因为如今还是有许多人喜欢自己开车。

不过,新加坡社科大学的交通经济学家黎华德表示,大部分的新加坡城镇都不是转运导向型的,住宅和商业场所一般不在公交站的步行范围内;而柔佛大多数房屋都是低层建筑,专为拥车族设计。

“这个问题在于你是否想建立一个以转运为导向的社区,否则它最终将成为一个一无是处的工程,因为人们仍想自己开车。”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