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路通财就通/潘政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国家发展也是一样的道理,想要有良好的发展,就需要有良好的基础。

马来西亚实际上有着非常好的基础,不缺乏资源、土地、人才等。被欧洲列强殖民期间,由于地理优势实际上列强都有投入许多心力以及资源发展马来西亚地区,尤其在独立时工业基础领先许多东南亚国家。

虽然马来西亚有一定基础,但随着时代发展,这些基础也不够进一步发展了,尤其以道路问题最为严重。

以中国为例,中国是大家所熟知的基建狂魔,道路、火车、高铁甚至是机场在近20年内都疯狂修建,为的就是希望基础建设能够给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强大基建支持经济

中国也证明了经济发展需要强大的基础建设支持。欧美,实际上都有强大的道路、铁路支持其经济发展。

打开欧洲地图,我们能够发现西欧和北欧都有密集的铁路以及道路铺设;相反在其他经济没那么发达的地区就比较少了。或许良好的道路与经济呈正相关的关系。

在中国,一个产品在工厂生产好了之后,只需要几小时就可以装箱海运至例如美国;但在马来西亚可能需要几天时间。

对于企业而言,时间就是金钱。况且许多大企业甚至不惜砸大钱就是为了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因此这也是为何中国制造成为许多企业的首选。

纵然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呼吁大家把供应链撤出中国,但有美国企业如特斯拉却继续扩张在中国的工厂,就是中国有良好的道路,有利于特斯拉的快速发展。

塞车不利于资源的流通,甚至有可能造成经济损失。说起塞车,相信许多人都会有感。企业更是在这上面浪费了许多时间与金钱。

政府实际上应该规划良好的道路,不要着眼于现在,应该放眼未来,考量到未来的经济发展而规划道路路线。

东南亚国家如印尼、越南都实际上在抄中国的作业,大量提高基建来刺激本国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应该以制造业为重,但试问有多少产品是马来西亚制造?由印尼及越南制造的产品或许都多于马来西亚。

高铁提高人财流动

外商在上述两国的制造业相关投资都高于马来西亚,或许看重的就是相对良好的基础建设,有利于制造业发展以及扩张。

高铁有助于提高人流动的效率。中国在各大城市间疯狂建设高铁就是希望高铁能将这些城市连接起来,提高人以及财的流动。

印尼近期也建成了东南亚第一个高铁。此前的隆新高铁有望能够刺激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之间的交流,且大部分路段在马来西亚,可带动马来西亚整体发展,毕竟新币相对于马币有极大的优势。

马来西亚的道路以及基建相信大家有目共睹。马来西亚希望成为先进国家,但此规划,真的显示出马来西亚有充足的准备成为先进国家吗?

罗马在古时候非常知名,成为经济中心之一就是因为条条大路通罗马。马来西亚或许需要让路更加通顺起来,毕竟路通财就通!

反应

 

言论

人工智能加速能源革命/潘政麟

人工智能(AI)可说是近期科技圈的热门话题,前有生成文字(ChatGPT)的横空出世,后有影音生成(Sora)的一鸣惊人。

许多人都认为人工智能的拐点已经到来,英伟达、OpenAI等的首席官认为5年内,通用型人工智能(即能够跟人类对话自如,能够自己独立完成许多事情)将会在5年内出现。

之前曾有一篇《AI浪潮下的能源短缺》,里面阐述人工智能I的快速发展将会导致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猛增,甚至是造成短缺。

古人有句话,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需求总是会激发人类的创造力,能源的短缺或许会让能源的革命快速到来。

进入工业时代以后,人类社会大部分能源来自化石燃料。纵使近期有新能源的加入,但新能源的一个致命伤是发电量远不如化石燃料,且有着一定的因素限制。

例如太阳能转换太阳能的效率为最高20%左右,且受限于天气的影响;亦或是风能水力受限于地理因素。而化石燃料只需要进行买卖既可以达到发电的效果,唯一缺点是容易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人类能源需求猛增

核能或许是一个解决方案,但核辐射泄漏却是阻止人类进一步发展核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人类对于能源需求只会猛增,不会减少。前期的制造、中期的人工智能训练以及后期的人工智能运作,都离不开大量能源损耗。

因此倘若人类需要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那么能源的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甚至是希望能够有一个能源革命来加速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部署。

核聚变是最有可能产生能源革命的能源之一。有别于核裂变(现如今核能的发电方式)是一个重元素原子分裂成不同的元素原子;核聚变是将2个氢原子(最轻的元素)融合成较重的元素,此过程当中伴随着大量能量的释放。

但想要实现稳定的核聚变反应,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其中一个难题就是持续实现稳定的核聚变。

想要发生核聚变,就需要将氢原子高温加热至1亿摄氏度左右(在高温下,氢会发生形态转变,变为等离子体),如何在高温下持续控制氢等离子体就成了一个难题。

人类实现控核聚变

2024年2月,顶级科学期刊《自然》(Nature)发布了文章表示上述难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来得到解决。在人工智能参与前,可控核聚变只能维持几秒钟,但有了人工智能的参与,目前人类能够实现几分钟的可控核聚变。

原因在于人工智能能够有效提前识别等离子体不稳定的情况,且根据情况来改变环境条件,让可控核聚变得以持续进行。而在此之前只能通过人类的经验判断来维持几秒的可控核聚变。

前不久有“LK-99”超导体的火热,实际上就是关系到能源。倘若人类能够实现室温超导体,那么能源上也会是一个革命,这样我们传输电力就不会有损失。如今我们电网输送能源会有大量的能源在传输过程中损耗。

有人希望利用人工智能来寻找更加可靠的新能源材料。此前谷歌发文《自然》期刊上表示建立了GNoME,一个人工智能模型,能够新预测出几十万种的新材料。

此前,人类已知发现的材料只有几万种。当中一些材料很有可能是能够让人类实现能源革命的材料,例如室温超导体、提高太阳能发电的关键材料等。

人类的发展历史总是离不开能源。钻木取火就是希望得到能源(火),让能源为人类所利用。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总是随着人类可支配能源总量增加而增加。人工智能非常有可能是人类下一个科技革命,但能源上仍然需要一个革命,以匹配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