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路通财就通/潘政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国家发展也是一样的道理,想要有良好的发展,就需要有良好的基础。

马来西亚实际上有着非常好的基础,不缺乏资源、土地、人才等。被欧洲列强殖民期间,由于地理优势实际上列强都有投入许多心力以及资源发展马来西亚地区,尤其在独立时工业基础领先许多东南亚国家。

虽然马来西亚有一定基础,但随着时代发展,这些基础也不够进一步发展了,尤其以道路问题最为严重。

以中国为例,中国是大家所熟知的基建狂魔,道路、火车、高铁甚至是机场在近20年内都疯狂修建,为的就是希望基础建设能够给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强大基建支持经济

中国也证明了经济发展需要强大的基础建设支持。欧美,实际上都有强大的道路、铁路支持其经济发展。

打开欧洲地图,我们能够发现西欧和北欧都有密集的铁路以及道路铺设;相反在其他经济没那么发达的地区就比较少了。或许良好的道路与经济呈正相关的关系。

在中国,一个产品在工厂生产好了之后,只需要几小时就可以装箱海运至例如美国;但在马来西亚可能需要几天时间。

对于企业而言,时间就是金钱。况且许多大企业甚至不惜砸大钱就是为了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因此这也是为何中国制造成为许多企业的首选。

纵然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呼吁大家把供应链撤出中国,但有美国企业如特斯拉却继续扩张在中国的工厂,就是中国有良好的道路,有利于特斯拉的快速发展。

塞车不利于资源的流通,甚至有可能造成经济损失。说起塞车,相信许多人都会有感。企业更是在这上面浪费了许多时间与金钱。

政府实际上应该规划良好的道路,不要着眼于现在,应该放眼未来,考量到未来的经济发展而规划道路路线。

东南亚国家如印尼、越南都实际上在抄中国的作业,大量提高基建来刺激本国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应该以制造业为重,但试问有多少产品是马来西亚制造?由印尼及越南制造的产品或许都多于马来西亚。

高铁提高人财流动

外商在上述两国的制造业相关投资都高于马来西亚,或许看重的就是相对良好的基础建设,有利于制造业发展以及扩张。

高铁有助于提高人流动的效率。中国在各大城市间疯狂建设高铁就是希望高铁能将这些城市连接起来,提高人以及财的流动。

印尼近期也建成了东南亚第一个高铁。此前的隆新高铁有望能够刺激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之间的交流,且大部分路段在马来西亚,可带动马来西亚整体发展,毕竟新币相对于马币有极大的优势。

马来西亚的道路以及基建相信大家有目共睹。马来西亚希望成为先进国家,但此规划,真的显示出马来西亚有充足的准备成为先进国家吗?

罗马在古时候非常知名,成为经济中心之一就是因为条条大路通罗马。马来西亚或许需要让路更加通顺起来,毕竟路通财就通!

反应

 

言论

汇率加剧人才流失/潘政麟

近年来,随着新元对马来西亚令吉的汇率持续走高,许多马来西亚人选择越堤前往邻国新加坡工作。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两国之间日益扩大的薪资差距,也揭示了马来西亚在留住本国人才面临的挑战。

马新之间的“人才争夺战”正逐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

近期,新元兑令吉的汇率达到了1新元兑换大约3.29令吉,此前最高时可兑换3.55,这使得同样一份工作的薪酬,在新加坡可以比在马来西亚多出数倍。

例如,一名工程师在马来西亚的月薪约为3000令吉,而同样的职位在新加坡则能赚取超过1万令吉。对于许多马来西亚打工族来说,这样的薪资差异无疑是巨大的吸引力。

因此,在新元飙涨之后,国内一些领域如餐饮业、零售业和技术行业等,迎来新一轮的离职潮,尤其是在靠近新加坡的柔佛州等地更为明显。

各行各业中,受影响最严重的莫过于中小企业。由于无法提供与新加坡相匹敌的薪资水平,这些企业面临着员工流动性大增的问题。以轮胎行业为例,尽管熟练工人的薪水已经涨到了4000至6000令吉,但依然难以吸引到足够的求职者。

此外,修车行和餐饮业同样遭遇了类似的困境,许多年轻技工和厨师纷纷选择到新加坡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部分企业不得不采取措施提高员工福利,比如发放额外的花红或提供住房补贴等。

人力资本的流失不仅仅是企业层面的问题,它还关系到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总财政拿督孔令龙指出,如果连本国公民都对自己国家的经济缺乏信心,那么要吸引外资将变得更加困难。

他认为,政府需要传递积极的信息,展示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投资前景,才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到来,并稳住马币汇率。

同时,他也强调了工业4.0的重要性,即通过数字化转型和自动化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从而缓解因人才外流带来的生产压力。

马新合作互利共赢

尽管存在竞争,但马新两国之间仍然存在着合作的空间。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的李活安博士认为,“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计划有望成为连接两地经济的桥梁,创造出更多高技能、高薪资的工作岗位。

他相信,随着该计划的推进,不仅能够为新加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能促进马来西亚本地经济的增长,最终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综上所述,汇率变化所带来的薪资差距确实加剧了马来西亚的人才流失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解决之道。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产业升级以及改善国内就业环境等多种方式,马来西亚或许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更多优势,重新吸引并留住宝贵的人力资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