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得最惨的是倪可敏/王介英
马哈迪医生辞相位,希盟垮台,国盟赢得政权之后,新任首相慕尤丁如“履薄冰”、如“走钢索”,处于四面楚歌的危境之中,走一步算一步地前进。这是因为领导国盟的土团党是小党,而其领导人慕尤丁却出任首相;这令“党大议席多”的巫统心理不平衡,时不时闹情绪,久不久要这又要那地需索。
如此摇摇欲坠的局面延续了8个月后,在12月4日巫统终于出手,在霹雳州议会上对来自土团党的原任州务大臣阿末法依查发动存心不良的“信任动议”,结果以48票对10票、1票弃权否决了信任动议,令大臣黯然下台。这就是轰动一时的“霹雳事件”。
有人认为这是巫统向慕尤丁展示“能耐”,发出“下马威”的警讯;有人却说,这是巫统与希盟进行“政治合作”的一种“投石问路”的尝试。若双方开出的合作条件能被对方接受,那就先在霹雳州建立“巫希配”的联合政府,充当“试验场”;如果在这里“合作愉快”,还可再扩大合作范围,甚至筹组“巫希政治大联盟”。
毫无疑问,如此朝野联手的“大动作”,确实是国盟这种“跨政党合作”的一次严峻考验。巫希那边经过5天的密集讨价还价的谈判,以“交易破局”收场;国盟这边的化解分歧努力却取得成果,获得34位州议员的支持。于是,国盟保住了霹雳州政权,巫统的拿督沙拉尼出任新任州务大臣。
扎希是大赢家
大局已定,轻舟已过万重山之后,巫统主席阿末扎希道歉了,火箭霹雳州主席倪可敏却发表“20点声明”。这次巫统与希盟搭档闯天下的尝试告吹,为评论界留下许多说长论短的“课题”,也为大街小巷的市民留下茶余饭后对某些政客评头论足的“话题”。
有些评论员说:“道歉能了事,那不叫政治。”有评论员却在《倪可敏的20点真相》中说:“霹雳‘巫火’点不着,让火箭受尽百般揶揄,巫统更是笑到肚子痛。”还有评论员认为巫统绝不会把行动党当成合作伙伴,如果行动党要与之合作,就必须舍弃谈条件,甘心婢膝奴颜。行动党连这个都看不清楚,下坡路只有越滚越快。
火箭党内对此也有不同的意见:邓章钦认为与巫统商谈合作不需敲锣打鼓;有人却认为火箭不必“用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
这场“风波”谁是赢家,谁是输家?显然,巫统的阿末扎希是最大的赢家,因为他的人选挤掉土团党的法依查,出任新州务大臣,“耍”了火箭又保住国盟政府;土团党的慕尤丁是输家,却不是最大输家;最大输家是行动党的倪可敏,因为他不仅没完成与巫统合作的使命,还因“被耍”而被视为“不够稳重”,可能因此而断送接任“秘书长”的高位!
【前首相敦阿都拉逝世】正副首相偕阁员送别

(吉隆坡15日讯)我国第5任首相敦阿都拉的遗体,已在今午2时30分安葬在国家回教堂附近的国家英雄墓园,获以国葬礼遇送别。
在午间祈祷后,国家回教堂大宗教司莫哈末胡斯尼主领一场祈祷仪式,以悼念这名被誉为“人本发展之父”的前国家领袖。
出席国葬仪式者除了其子丹斯里卡马鲁丁、女儿诺丽及女婿凯里,还包括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两位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及拿督斯里法迪拉尤索等人,向他致以最后敬意。
安华偕同阁员于中午1时许抵达回教堂主祈祷大厅。
出席的部长包括农业及粮食安全部长拿督斯里莫哈末沙布、高教部长拿督斯里占比里博士、投资、贸易与工业部长东姑扎夫鲁、数字部长哥宾星及首相署部长(宗教事务)拿督莫哈末纳因。
安华也花数分钟慰问阿都拉家属。
在开放吊唁期间,阿都拉遗孀敦珍阿都拉、女儿诺丽和丈夫凯利等家人都在其灵柩旁陪伴。
此外,阿末扎希及法迪拉也在中午1时许抵达回教堂,受到卡马鲁丁迎接。
随后,覆盖辉煌条纹的灵柩由武装部队与警察组成的护柩队伍抬出主祈祷大厅,并送往国家英雄墓园及依照国葬仪式下葬。
昨晚国家心脏中心文告指出,85岁的阿都拉是在星期日早上因呼吸困难入院治疗,不幸在周一晚上7时10分逝世。
相关新闻:
【前首相敦阿都拉逝世】马哈迪纳吉慕尤丁依斯迈现身 前首相们送别前首相
【前首相敦阿都拉逝世】全国总商会:倡导对话 阿都拉有远见受商界尊敬
【前首相敦阿都拉逝世】达基尤丁:受人尊敬 阿都拉功绩永载国家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