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战前夕的花絮/王介英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第15届全国大选,已进入“倒计时”的紧张阶段,各政党、各阵营纷纷忙着调兵遣将。
有的阵营有条不紊地沉着布局,有的却因“合作”献议没反应而心焦如焚;而等待受委上阵的各路战将,则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重为冯妇守故土,有人奉命空降当“天兵”,有人临阵“除名”下野去,有人绝地求生当“白老鼠”,还有人准备以卵击石当“炮灰”!
国阵、国盟及希盟虽对外声称,对“胜选信心十足”,但行内人都知道,鹿死谁手,谁能笑到最后,要等到战绩揭盅才能分晓。
不受看好的,唯独敦马哈迪医生领军的祖国行动阵线(GTA)。不然,他何必向希盟,又向国盟发出要求“合作”的献议?尽管他的献议石沉大海,他竟还扬言要攻打120个选区,勇气固然可嘉,只不知胜算几率有多高?会不会全军覆没?
火箭“党意优先”引不满
各别政党又有何插曲花絮?自从民主行动党最近规定“党意优先”后,凡是不遵循“党意”行事者,一律革除党籍。黄德被除名后,执意要以独立人士身分上阵文冬选区,可能会成为这项规定的第一个牺牲者。
党内有资深基层领袖认为,如此规定违反“自由民主”理念,剥夺了党员言行自由的“民主权利”。还有多事的局外人因此而笑称,火箭今后是不是该改称“没有民主”的行动党?
这次黄德被除名引起一场小风波,有人因不满而作打油诗为黄德打抱不平:(一)这个来,那个去;黄德除名,巫妹代替。谁敢不依党意,革除其党籍。(二)哪里凉,哪里坐;哪里安全,哪里上阵。但,只有党内高层有此待遇。(三)不论过去有功还是有劳,用过之后,可留则留,该弃则弃。勿怪党“无情无义”,一切符合“党章党意”,样样有凭有据!
再看公正党,拿督斯里安华舍弃相对安全的波德申转攻打扪,被视为存在一定的风险。万一打扪败选,而希盟赢得入主布城的门票,那该由谁出任首相?还有派遣强将“教训”叛徒,有必胜的把握吗?此举是意气用事,还是战略需要?
巫统党争或影响选情
至于风波不断的巫统,能力杰出、表现亮眼、人气又高的凯利,竟然被逼“让出”森美兰林茂国会选区,到雪兰莪双溪毛糯国席上阵。
巫统法庭帮与官职派明争暗斗为时已久。但若党内派系不能放下恩怨,解开心结,团结一致对外,来打这一场翻身之战,极可能会让“煮熟的鸭子飞走”了!
在过去这乱七八糟的4年多里,我们尝够政局动荡之苦,受够经济不景,疫情反复不去的艰辛。就让我们在这一届大选,用手中一票选出一个能让国家重返政局稳定,经济复苏正轨的政治阵营吧!
(作者为马大中文系前讲师、拉曼大学中文系前助理教授)
单凭区域优势难组政府 巫统领袖:国盟需扩大影响力
(瓜拉登嘉楼17日讯)巫统登嘉楼士兆(Setiu)区会副主席莫哈末依斯干达今日发文告指出,国盟若渴望将其领导人推举为首相,必须实事求是,先评估自身在第15届全国大选中所赢得的议席数量及执政能力,而非频频发表“市场测试”式的言论。
“其实他们也意识到这一点,但不过伊斯兰党把持的态度也是意料中事,因为他们以伊斯兰主义政党的形象为幌子,而把职权作为斗争的主要目标。
“在谈论是否有资格成为我国的主要执政党之前,伊党需要计算一下在第15届全国大选中是赢得多少个席位。”
莫哈末依斯干达指出,即便国盟内另一成员党土著团结党(土团党)加入,也难以单独组建政府,必须依靠其他政党的协助,特别是沙巴和砂拉越的政党资源。
他表示,伊党的支持力量完全建立在马来人占多数的地区,特别是被称为“马来链带州”(Malay Belt State)的东海岸和半岛北部各州。
“国盟需要扩大其影响力至沙巴和砂拉越,以获得简单多数来组建政府。问题是,伊党是否能够吸引到这些支持,因为上届大选的结果表明,若伊党单独参选是无法赢得很多席位。”
他强调,土团党显然需要依靠伊党在基层推动发展,因为他们缺乏强大的组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