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守则提高新闻公信力/翁书雄

今年2月20日,通讯部长法米推出《记者道德守则》,引来各族人民的评论,尤其质疑该守则的必要性,及政府可能对新闻自由的控制。
另外有一些人认为,在谈论更新守则之前,应该先成立马来西亚媒体理事会,以带头阐明自己的一套道德规范。
作为记者,我们必须谨防落入那些为了自身利益而操弄的人或政治机会主义者的手中。这恰恰就是道德准则派上用场的地方。
我仔细研究了新闻局发布的守则,它主要是对马来西亚新闻学院1989年发布的早期版本的改编,以反映当今时代的需要。
新闻局的做法非常彻底,在推出该准则之前,它聘请了包括媒体从业者和学者在内的众多专家,并审查印度、印尼、日本、韩国、泰国和菲律宾等国家采用的15项研究和规范。
该准则包含8项关键原则,强调透明度、诚信、公平和负责任的报道。当局相信,该守则将提高新闻水准、指导媒体的专业化,并为维护媒体公信力迈出积极的一步。
监管不是阻碍
在这场争论中,我被霹雳州苏丹纳兹灵沙殿下最近的讲话所吸引,他说:“监管不是阻碍,而是为了进步的推动而铺平道路。”
在反思这句话的同时,我们必须承认,道德在塑造记者及其工作的正直和可信度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我们这个多元种族、宗教的社会,记者在报道时应尽量减少伤害。
保持报道的准确性,是确保记者在受众心目中持续可信的一项措施。总体而言,该守则对媒体从业者来说,是一个有用的提醒。
正如一位资深商业记者转型为媒体老板,厌倦了无休止的争论;他实事求是地说:“即使是去洗手间也有自己的一套规则!”
森美兰华文报记协吁大众 理性看待国旗插图失误
(芙蓉19日讯)森美兰华文报记者协会呼吁社会大众,理性看待《星洲日报》封面国旗插图失误事件,给予媒体机构自我纠错与改进的空间,而非持续放大事件,甚至出现谩骂及煽动性言论,借此抹黑整个中文媒体圈。
“这种不理性、不负责任的舆论走向,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损害我国新闻行业的整体专业形象,打击媒体工作者的士气。”
森华文报记协发文告指出,此次事件虽属无心之失,但也理解公众对于国家象征的高度关注,以及这项错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媒体在庞大的作业程序中,偶会发生技术与疏忽上的失误,实属不幸,却也不应成为全面攻击的理由。
“相较于一味指责甚至发起网络围剿,我们更应鼓励这种自省、透明、改进的态度,而且,当前有部分言论已超出事件本身,演变为对媒体的整体攻击。”
该协会谨此呼吁,所有媒体机构应以此事件为警惕,进一步完善审核制度,特别是在处理国家象征、民族议题等敏感内容时,更应加强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