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郭氏父子之争与华商传承/南洋社论

新加坡城市发展集团(CDL)郭令明家族的父子对簿公堂,引爆一场市值逾47亿新元的控制权争夺战。这不仅揭开豪门恩怨的帷幕,更凸显亚洲家族企业在代际传承中的深层危机。

当郭令明与其子郭益智的矛盾从董事局延伸至法庭,投资者信心动摇,市场对家族企业治理的担忧也随之加剧。

家族企业研究院谢楚安博士指出,郭氏父子公开决裂的罕见性,反映该家族缺乏有效的矛盾化解机制,也未建立稳健的权力交接体系。

不同于一般的遗产纠纷,这场争端的核心在于第二代与第三代对企业战略的根本分歧。治理真空使传统“大家长制”权威受到现代公司治理规则的冲击——当家族意志与企业利益发生碰撞,缺乏内部调解机制,最终只能诉诸法律,演变成公开的权力争斗。

新加坡国立大学麦润田副教授进一步指出,郭氏家族过度依赖血缘纽带,却未能同步建立家族治理与企业治理的双轨制。这正是亚洲家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数据显示,全球百年家族企业仅30%能顺利传承至第三代,而亚洲的失败率更高达70%。郭氏风波正是这一统计的现实缩影。

沦为家族权斗战场

新加坡城市发展集团作为上市公司,理应通过董事会平衡各方利益,然而家族成员掌控决策核心,使其沦为家族权斗的战场。这种治理结构缺陷,使企业陷入“家族利益凌驾股东权益”的困境。

此外,家族企业的公开争端还带来直接的商业损失。研究显示,家族内斗曝光后,企业市值平均缩水15至20%。郭氏事件后,新加坡城市发展集团股价的剧烈波动已印证这一规律。

更严重的是,家族纷争若突破企业治理的防火墙,市场对企业决策的透明度将产生更大质疑,投资者信心进一步受挫。

建立规范治理体系

郭氏案例为华商社群敲响警钟:家族企业若要基业长青,必须打破“人治”模式,建立规范化的治理体系。

可行的制度性改革包括:

(一)家族治理制度化:制定家族宪法和家族议会,明确权责、决策流程和冲突解决机制,确保权力交接有章可循。

(二)企业治理现代化:引入独立董事和职业经理人,形成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分离的治理架构,减少家族干预。

(三)财富传承法治化:运用家族信托和基金会等法律工具,保障资产安全,同时避免继承人争权引发企业动荡。例如,李嘉诚将长和系资产纳入离岸信托,不仅确保家族控制权,也避免继承人争产。

我们认为,郭氏风暴给予华商社群的启示超越个案本身:在家族纽带与现代企业制度间寻找平衡,是基业长青的核心密码。

对于正处代际交替期的东南亚华商家族,当以郭氏事件为镜鉴:建立家族治理与企业治理的双轨体系,用制度规范替代人治博弈,以法治精神升华家族伦理。

唯有将亲情纽带转化为制度共识,方能在守护家族财产的同时,兑现对股东与投资者的永恒承诺。

视频推荐 :

 

 
 

 

反应

 

言论

基业长青,专才是钥/陈文坪

家族企业的上市公司中,父子争权在狮城罕见,尤其是市值数十亿的企业,从未发生过。一家企业的创办人竟起诉自己一手提拔为总裁的儿子,更是绝无仅有。

因此,当城市发展(City Developments Limited,简称 CDL)主席郭令明指控其子郭益智的消息传出,全城哗然,商界震惊。

《南洋商报》社论 《郭氏父子之争与华商传承》(见3月6日)指出:“……这不仅揭开豪门恩怨的帷幕,更凸显亚洲家族企业在代际传承中的深层危机。”

此事的确发人深省,尤其值得思考家族企业如何在时代快速变迁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家族企业往往由上一代人创业、打下基业,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方能成就今日规模。然而,新一代(Y 世代)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商业环境、人生经历、知识结构、科技应用等,与上一代人已截然不同。当他们加入企业管理层,既要创新突破,也不能忽视上一代创业的艰辛历程。

理念不同 实属常见

两代人经营理念不同,实属常见,但并不意味着无法调和。年轻人进入管理层后,为了展现能力,所作的商业决策,即使成功,也需保持虚心耐心;若遇失误,更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方能从经验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社论最后指出:“郭氏风暴给予华商社群的启示超越个案本身:在家族纽带与现代企业制度间寻找平衡,乃基业长青的核心密码。”这一要害不容忽视。

如何让家族企业基业长青,是一个长期被讨论的课题。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专家学者不断提出建议,但华人家族企业仍难以跨越聘请专业经理人参与管理的门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价值观的影响。“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句俗话,仍深植于许多家族企业决策者的观念中。

笔者曾在日本清水建设(Shimizu Corporation)这家跨国企业服务多年。公司成立于 1804年,已有221年历史,是日本建筑业五大巨头之一,业务遍及全球。从北美洲到东南亚,马新大士第二通道跨海大桥(Malaysia-Singapore Second Crossing Bridge)便是由清水建设承建。

清水建设的创办人清水喜助,最初以木工起家。随着企业不断壮大,清水家族同样面临传承抉择——究竟要让家族成员继续掌舵,还是聘请专业人士管理?最终,清水家族选择后者。

引入专才 生生不息

220年后的今天,清水家族仅持有公司股份,而企业的经营管理则完全交由专业经理人负责。公司员工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俨然是一个“小联合国”。清水建设屹立国际建筑业界,成为行业龙头之一,足见专业经理人的重要性。

如何让企业持续发展、发扬光大?清水建设的成功,值得华人家族企业管理者借鉴。21世纪是“拼人才”的时代,企业掌舵者应积极引入专业人才,为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稳固基础,让企业生生不息,屹立业界。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