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重启消费税的考量/曾志涛

经济部长拉菲兹表示,为了增加国家收入,政府不排除重启消费税。

日前,多名政治人物,包括前卫生部长凯利和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都异口同声地表示政府有必要正视国库入不敷出的情况,重启消费税。

消费税曾于2015年4月由时任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推出。当时,6%的税率导致百物上涨,引起人民的剧烈反弹。最终,消费税在2018年被希望联盟政府废除,并改以销售与服务税取代。

如今,重启消费税的倡议再度引起坊间热议。支持者认为,消费税能够增加国家的收入,政府可以推动更多国家发展项目,提升国家整体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汲取经验 减少反弹

然而,也有很多人担心,推行消费税会导致另一轮的通货膨胀,引发骨牌效应,导致百物再度涨价,加重人民负担。

客观而言,消费税是一种被认为比销售税更加透明的税制。消费税在商品服务的生产和销售流程中逐级累加,使得税收更容易被追踪。

另外,消费税也通常出现在商品或服务的标价中,让消费者在购物时可以预先知道他们需要支付的税款。

政府如果真的要重启消费税,必须汲取过去的经验,从错误中学习,尽可能减少商民的反弹。

2%至4%税率最适合

首先,初期实行的消费税率不宜过高。低税率可以让企业和消费者有时间适应新的税制,同时也能减低通货膨胀的风险以及对整体经济的冲击。专家一般认为,2%到4%的消费税率是可以接受的水平。

其次,政府可制定零税率商品和豁免清单,减轻消费税对民众,尤其是低收入人士的影响。零税率通常适用于基本生活必需品,如基本食品和调味品(面包、米、蛋、食油、酱油、盐)、药品、医疗服务、课本、妇女及儿童用品等。

豁免清单中的物品和服务比起零税率商品则更为广泛,可以囊括特定行业,如农产品、教育和培训、绿色能源和环保行业、医疗保健、慈善和非营利组织等。

第三,退税机制。很多商家应该还记得,2015年推出消费税时出现的退税问题。退税延误导致商家面对严重的流动资金短缺,有些周转不灵的商家甚至被迫关门大吉。

此外,政府也必须尽可能减少退税程序的繁文缛节。2020年间,时任关税局总监阿都拉迪夫指出,由于无法提供所需的文件及银行资料不齐全,有4万8225间公司的退税申请被搁置,涉及总额高达13亿1600万令吉。

因此,政府有必要建立一个稳定的在线退税申请系统,实施自动审核,减少手动处理,提升退税效率。政府也应致力于简化退税申请程序,减少所需文件的数量,酌情接受电子文件和扫描副本,别让商家太沉重。

在重启消费税之前,政府须进行全方位的探讨,制定更合理和有效的税务机制,以减少消费税带来的潜在负面效果。

反应

 

言论

台积电未来可期/曾志涛

是否曾想象,一觉醒来,就有机器人为我们分担家务?台积电(TSMC)自1987年创立以来,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经过多年努力与创新,如今市值已跻身全球前十。

台积电股价表现亮眼,自2014年以来增长近四倍,5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16%。在人工智能(AI)、高性能计算(HPC)和物联网(IoT)领域,台积电的先进制程为这些尖端技术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支撑。

据纳斯达克分析师的评论,台积电将受惠于AI芯片需求的增长,在未来5年的CAGR可能达到40%。

台积电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技术研发能力。从7纳米到3纳米,再到计划中的2纳米制程,台积电始终占据着制程技术的领先地位。这种技术上的压倒性优势,使其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晶圆代工厂商,客户包括苹果、英伟达等科技巨头。

重视研发提升技术

台积电对研发的重视和持续投入也是其长期成功的关键。数据显示,台积电每年将超过20%的营收用于研发。这种投入策略巩固了台积电的技术优势,为应对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升级奠定了基础。

据预测,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美元,而作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关键供应商,台积电将从中获益。

与此同时,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数据中心、自动驾驶和物联网的高性能芯片需求也为台积电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尽管前景光明,但台积电仍需面对一些挑战和风险。首先是地缘政治风险。作为一家总部位于台湾的企业,台积电必须在中美两大经济体的复杂博弈中小心前行。

特别是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可能对台积电的业务造成一定影响。尽管目前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比已降至10%左右,但中国市场的战略重要性依然不容忽视。

其次,半导体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三星和英特尔等竞争对手正在加大研发投入,力图缩小与台积电的技术差距。同时,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需求波动以及新兴国家政策的变化,也可能对台积电的产能规划和盈利产生影响。

此外,台积电也必须谨慎应对自然灾害的风险。台湾地处地震带,天灾可能对其生产设施造成不可预测的破坏。为此,台积电近年来积极推动多元化生产,在台湾以外的地区设立生产基地,以分散单一地区的风险。

物极必反居安思危

《一如既往》一书中提到,平静会埋下疯狂的种子,身处巅峰时更需对潜在风险保持高度警惕。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公司管理层,都必须理解物极必反的道理,并时刻秉持居安思危的精神,才能避免重蹈诺基亚和柯达等巨头企业的覆辙。

对于台积电而言,研发投入和风险管理将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关注台积电在新技术领域的研发进展以及全球布局策略,将是评估其长期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