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重视工作和学历不匹配/南洋社论

马来西亚人才机构主席黄书琪披露,马来西亚一些高等学历的学生毕业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大学毕业生转买汉堡包、应聘为送货及送餐员、电召车司机和便利店工人,比比皆是。令人担忧的是,这个人数已经超过200万人。

她进一步披露,在2024年,国内制造了逾574万名专业文凭和学士学位毕业生,但是市场上符合他们的学历资格的工作名额还不到一半。

所以,“下配”各种不对称的工作,乃情非得已。发生这样的情形,其中一个原因是学生往往不懂选择或者选择错误,所报读的技能与现实就业机会脱节,因此导致技能错配现象高达36%,即使我国的失业率只有3.2%。

黄书琪呼吁大马人民提升本身的技能,掌握多元技能组合,以在职场成为“适者生存”的一分子。

“向钱看”想一步登天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产生这种工作和学历不匹配的情形,有多种原因。其中,由于国家教育的方向可能出了问题,渐渐演变成学生不喜欢技术性或数理学问,转而追求比较容易毕业的商业或营销的学位。

此外,“向钱看”的心态也让学生们妄想一步登天,不想在技术或计算上的知识多花功夫。毕竟,外表西装笔挺比蓝领的技术人员好看得多。这变成有强大需求的技工职业少人问津,但是营销工作却僧多粥少。

另一方面,许多毕业生好逸恶劳,不满意起薪低却要做更多工来吸取经验。他们情愿转向上述的零工,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每天的收入够应付日常开销便足够矣。

上述的工作上手容易,起初的收入也还不错,但是可能没什么前景,做了几年才发现收入不会增加,白白浪费了几年学习向上的光阴。

好工作不仅看学历

当然,在人浮于事的情况之下,一份好工作往往不只是看学历而已,如何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公司要的不只是学历高而已,还讲究其对未来的展望和魄力,如何体现出来。

所以,平时只会死读书,或者在学业上滥竽充数、蒙混过关的学生,在面试官的“火眼金睛”之下,往往现出真身,落荒而逃。

我国曾说未来要栽培多位工程师,但是学生不是工厂制成品,学生毕业不是盖个印章就了事。如果教出来的学生在职场的能力有所不足,那么,工作和学历不匹配的现象,恐怕不止持续,还会恶化。

 

 
 

 

反应

 

言论

马中携手 共创美好/南洋社论

当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全面征收关税颠覆全球供应链,激起全球贸易及市场动荡,引发经济衰退的忧虑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先后官访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

在关税战给世界带来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领导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领袖的国事访问行程,备受全球关注。

4月15日至17日抵马紧凑的友好访问,将为马中两国掀开共识与合作的新篇章,继续加强两国协作关系,发挥影响力的作用,深化与东盟经济的沟通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开辟更广阔的未来。

中国一直是马来西亚的友好邻邦,建交50年的马中友好关系历久弥坚。根据统计数据,马中双边贸易额不断突破增长,2024年达到212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马中相携还能促进与东盟的合作共赢, 拥有6.7亿人口的东盟,贸易额达3.5兆美元,而中国对东盟贸易额则高达9823.4亿美元,比前期剧增7.8%。

诸多达成的贸易协定及投资项目支撑起的系列数据,勾勒出自由市场下马中与东盟区域多边贸易合作的美好图景。

继续做大贸易蛋糕

自由市场的竞争与合作是通过温和的规范和奖励,将市场参与者成为温和、正直、值得信赖和愿意作出合理妥协及互利的交易伙伴,才是符合市场道德的。

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到深化合作战略伙伴关系,及共同推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马中及东盟国家一直都在努力深化发展对接,增强战略互信。

我们深信此次中国最高领导人率团访问,将能帮助加强两国投资合作的动力,加强马中及东盟的联通性,继续做大贸易蛋糕。

紧接着加速推进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协定的签署,将能达成多边合作,5月推进东盟-海湾合作(ASEAN-GCC)峰会的多边战略协调,扩大区域贸易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提高区域经济韧性,促进互利及共享繁荣。

不熄别人灯不堵他人路

关税战的冲击,导致全球贸易与供应链的重构,然而各国都在努力通过利用资源优化配置和创新,竞争力的构建,锻造将冰卖给爱斯基摩人的高超技能,突破困境。

因此,习近平与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握手言欢的温暖,携手共进的感动,会给马中及东盟带来巨大机遇的壮阔前景,只要以诚去伪,礼文相待,“不吹熄别人的灯,不堵别人的路”,世界总会变得更美好。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