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问世间,股市为何物?/佐木

2020年初,冠病疫情开始席卷全球,一场漫长的抗疫战就此开打。各国开始封城锁国,社会与经济活动被迫停摆,金融市场也因此地动山摇。

当年3月,美股10天内4次熔断,道指从2月中的29,551高点悬崖式下跌,最低跌到3月下旬的18,591点,下跌幅度高达37%。

我国股市也无法幸免,冠病疫情、俄沙石油战与喜来登政变三把刀一同出鞘,把综合指数从3月5日的1,486点,砍至3月19日的1,219点。股市瞬间倒退十年,回到2010年。

那短短的几个星期,人人逃离股市,要钱不要票,股市血流成河,犹如人间炼狱。

2020年3月下旬始,各国央行接连降息,美国随后祭出史上最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一连串的刺激经济配套,市场瞬间热钱充斥,从而流入股市。

股市一度胜过疫前

马股开始谷底反弹,从当年3月的最低点,用了两个多月就涨致1,570点,同年12月更超过1,680点。

那时候,疫情尚未平息,但股市已胜过疫情开始前。

当时,人人抢着买股,尤其抢搭手套股的顺风车,手套股也不负众望,股价屡创新高。无论你是股市新丁、老手,大家都笑容满面,春风得意,股市如同人间天堂。

时间快转来到2022年初,这时,手套股的热潮已退,油气与油棕行业也经历了涨潮,全球疫情来到平稳局面,大部分国家解除防疫限制,商家得以全面复业,复苏之希望看似到来。但此时,各国也面对着通货膨胀与乌俄大战两大危机。

此外,全球央行也已酝酿着升息的气氛。这时的大马股市,有人选择继续入场、有人持票观望、有人清仓等待、也有人退场不玩。

马股仿佛瞬间失去了方向,有人开始觉得股市枯燥乏味,买的股票跌多升少。这时候,股市喜怒无常,犹如变化莫测的天气。

2022年3月,美国开启升息第一炮,宣布升息一码。接下来分别在5月与6月升息一码和两码。

全球开始步入加息潮,各国也逐步回收疫情时祭出的财政与经济刺激计划,加上通膨依然高企、俄乌战火未熄,人人开始担忧经济将走向衰退。

股市因此再次动荡,道指从2022年的6月7日的33,179点滑落至6月17的29,885,10天内下跌9.9%。

弃船逃亡寻岸保命

综合指数也跌破两年最低点,来到1456点。坊间预测,这下跌还未到尽头,因美联储持续加息意愿强,通膨也未见减缓。

这时候,人们闻到了危险的气味,仿佛有只深海猛兽即将浮出水面,把你我拖入深海股底,从此万劫不复。这时,人人开始弃船逃亡,寻岸保命,市场再次一片哀嚎。

问世间,股市为何物?直教人亏本不弃、赚钱不离,亏钱大悲、赢钱大喜。是投机的赌场?赚钱的工具?还是集资投资做生意的平台?

再问当今股市,有多少位在买股前真的有做足功课?有几位在买股时是准备长期持有?最后,有哪位大师真的懂什么是价值投资? 看看手套股两年内那天壤之别的股价,以及股市那瞬息万变的投资气氛,答案已不言而喻。

反应

 

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如何应对捞底与追高风险?/慧眼识股

在股市中,很多人常常纠结于一个问题:捞底失败和追高失败,哪个更容易导致亏损?

从常理来看,追高失败似乎更可能亏得多。毕竟,追高意味着以高价买入股票,而如果市场转头下跌,亏损可能会显而易见。然而,现实情况往往并非如此简单。

一锅热水,青蛙不会跳进去,但一锅温水,却能慢慢把青蛙煮熟。

当股价大幅上涨时,追高的人通常是带着高度的危机意识的。他们随时准备在股价下跌时止损,避免更大的损失。虽然追高失败可能亏损,但这种亏损往往是可控的。

而捞底的人却不一样,他们常常陷入一种被称为“低位壮胆效应”的心理陷阱,认为低位意味着安全。

当股价继续下跌时,他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这样的念头:“都跌这么多了,还能跌多少?”于是,不仅不止损,反而可能继续加码买入,认为越跌越便宜。

最终,股价却可能处于长期下跌趋势,他们的“捞底”往往变成“捞在半山腰”,这才是导致巨额亏损的根源。这种亏损不仅严重,还可能是致命的,甚至让人难以翻身。

股市风险无法避免

刚进入股市不到一年的朋友可能会问:“有没有办法避免选到会突然大跌的股票?”

答案其实是有的,就是把钱放在定存,不要买股票咯!

股市之所以有机会让人赚到大钱,正是因为它有风险。无论是投资稳定的蓝筹股还是成长股,在市场震荡或股灾中,大跌都是不可避免的。世界上所有的高额回报,都是用承担风险换来的。即便是资深交易高手,也无法完全规避风险。

我统计过身边4位资深的交易高手,这些都是30岁前通过股票交易突破百万资产的。

在他们过去10年的交易中,每人都遇到过数十次股票突然大跌的情况(超过15%)。即便如此,这并不妨碍他们长期盈利并积累财富。而且,面对大跌次数最多的那位,长期盈利竟是最高的!

这说明,投资的成功并不在于规避所有风险,而在于如何应对风险。

从应对风险到长期致胜

如果你想把股票交易当作长期事业,就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想着如何避免大跌股,而是要专注于如何应对大跌。高手的应对策略可以总结为两点:

1.完善的离场计划:比如设定止损机制,避免小亏损演变为大亏损。

2.良好的资金分配:分散风险,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其实,这些方法大多数人都知道,但真正做到的人却不多。这正是“知易行难”的体现。谁能够克服情绪弱点,保持纪律性和良好的心态,谁就能在股市中脱颖而出。

从交易小白到交易高手,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态的修炼。不要害怕失败,因为即使是失败也可以成为经验。重要的是,每次挫折后你如何调整自己的策略。

无论是“捞底”还是“追高”,归根结底,我们需要的是清醒的认知和理性的行动。愿你在股市的修行之路上,不断精进,早日成为赢家!

感谢阅读,也再次祝大家农历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