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阅读习惯的养成/方城

最近介绍一位老师看一本很好的杂志合集,希望她先自己去读。读后若觉得还不错,可以介绍同事或学生看。她立马说了一句:“我上厕所都没时间了,还要读?有时间,睡觉更好!”我听了,无言以对。

今天,听到老师之间的对话,其中一句,她用英语嚷得特别大声,意思是:如果老师不改变,不要奢望学生会改变!(Teacher must change first before we expect our students to change.)个人觉得她说得挺对的。两件事有一个共同点:如果老师无法以身作则,学生是很难有改变的。



爱看书老师难找

每年4月23日是世界书香日,学校一般都会办书展鼓励学生买书阅读。近几年来,也许是学生素质的差异,大部分买书的学生都买一些漫画或言情小说。若老师买书,大部分是买给孩子看的益智书本。

我们几乎很难找到很爱看书的老师了。最近,我在班上让学生介绍他们看过的一本书,大部分的内容都如上所述。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善,学生素质只会一直下滑。若我们再深思就会发现,他们如此,其实老师本身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老师都不爱看书,叫学生喜欢看书,不就像是螃蟹要孩子直行一样吗?

有关当局似乎有意力挽狂澜,所以推出一个又一个的阅读计划,鼓励学生阅读。有些学校甚至要严惩不阅读的学生。开始时,它的确起了恐吓作用。过了几个月,几乎没有人去理会这件事了。无法持之以恒的计划,如何看到效果?

最可笑的是:不管学生是否资优生,他们写在阅读报告册的书本名称竟然还有类似《白雪公主》、《小红帽》那样的儿童故事书!



时间挤一挤就有了

我不禁要怀疑他们真的只读这样的书本,还是因怕惩罚,为写而写,纯粹要做报告?

在学校,学生一般会以课业繁重,没时间为由而不阅读;老师则以教务繁忙,没时间而不阅读;在家,父母已工作忙碌,没时间也不阅读,如此一来,要养成阅读习惯几乎是不可能的。

人家说:时间,是很奇妙的东西,挤一挤就有了。说实在的,现今的人,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只要愿意把花在滑手机的时间挪出一点来看一两篇好文,假以时日,阅读习惯就会养成,个人的内涵气质也会改变。

反应

 

言论

领袖是引领未来的榜样/方城

在一间成功的机构,若其领导能深得人心,企业发展必定乐观,员工的流动性也应该不高的。我认为,领导应该要有几个特质,做起事来才能事半功倍。

我一直认为,作为领导,就必须要有领导的气度,对于讲真话、做事不偏私的属下,哪怕他说的话不合领导的心意,领导也应加以表扬,而不是故意刁难,处处不予好脸色,让人心变凉,不想再认真做事了。人心一旦失去,就像覆水难收,很难再拿回来的。

领导也是引领未来的榜样。这种情况如果在学校发生,就让许多认真且奉公守法的老师心灰意冷,进而让阿谀奉承的伎俩根深蒂固,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下学会了虚伪。

成功的领导,要能做到“以德报怨”,就事论事,而不是以身分打压属下,让人无所适从。对于自己犯下的错误决定要能够以开明的心态接受劝谏,机构要有进步,必须能够做到这一点。

如果事事都掩耳盗铃,自以为是,是很难看到进步的。领导固步自封或全盘照收;耳根软,轻易相信流言,就会成为有心的人的棋子,任意被摆布。

我一直希望领导应该双目清明,用慧眼办事,多称赞表扬,让人在获得肯定之余,更愿意工作,而不是在上班时得过且过,求过时间而已。

用假数据骗自己

遗憾的是,现在的职场上几乎充斥这样的人,但大家却还浑然不知,反而不断自我催眠,用假的数据欺骗自己,想象一切还是美好的。

打个比方,当有人提出学生的阅读量不足之际,各方就想尽办法让学生“阅读”,制造报告,营造出全民阅读的假象。其中有多少人真正培养起阅读的习惯,只有天知道了。

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我想学校会变成尔虞我诈,虚伪失真的地方,不再是所谓的象牙塔了。

遗憾的是,现在许多打工人所处的环境,常会有欺善怕恶,喜欢巧言令色的领导,导致团体或机构无法有显著的进步。若这样的情况也在栽培国家未来领袖的学校发生,学生会看到怎样榜样?实在让人不敢想象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