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阶级和文化对立/陈绍谦

这一次的柏林汽车爆炸案,虽然目前还无法断言是否是场恐怖袭击,但外界的关注程度明显已不如之前在欧洲各地发生的恐怖袭击。

大家似乎已逐渐把恐怖袭击视为必然发生的大事件,虽然这类行为还是会登上报章头条,但受惊吓的程度好像已不如之前那么高。



然而,越常发生其实折射的是事情的越复杂难解。文化底层的碰撞,泛起层层巨浪,我们若是无法抵御,就会遭受其害。

说回来,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根据中国中共编译局,文化有分层次,表层文化诸如饮食、服饰文化,核心文化则是指做出差异性判断的根源,泛指价值观或思维体系。

单方面接纳非融合

文化接触是文化共存的更进一步,意指两个或多个文化体系触碰并交汇的过程。根据政治学家亨廷顿,文化冲突是两种或更多种文化处于竞争和对抗状态。

而根据《美国生活中的同化》一书的作者高登,文化融合是彼此的文化因素在混合过程中结合起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向结合。若只是单方面地接纳另一种文化,例如汶莱华人单方面接纳回教的思想体系及婚姻观,这在文化界的学术名词是同化,不是融合。



意识形态及宗教等因素导致文化本质矛盾,经济的贫富差距、宗教的神明信仰、政治的民主概况、意识形态的保守开放等,勾勒各区域群体的不同文化,从而建构不同的价值体系。

回教及基督教是旗帜鲜明的一神教。根据中国教育及科研机构研究员田文林,一神教强调神的绝对和独一性。这种严格的一元化取向常不仅伴随非此即彼的思想方式,还潜含对其他文明基因的排斥。

不仅如此,经济及政治发展导致世界文化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回教就其根源而言是个第三世界,即尚未现代化地区的宗教。与基督教不同,回教教从未经历类似欧洲带有资产阶级启蒙性质的宗教改革,没受到随着都市化、工业化而来的现代冲击,因此还保留相当程度的保守主义。

保守和开放的意识形态及宗教观,导致东西方世界许多的文明冲突。

反应

 

国际

车撞德国圣诞市集增至5死200多伤 嫌犯来自沙地·是精神科医生

(柏林22日讯)德国马格德堡市周五(20日)晚有男子驾车冲撞圣诞市集人群事件,增至5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当局正在调查嫌犯,他是来自沙地阿拉伯的医生,曾发表反回教言论,且对德国移民政策感到不满。

德国预计明年2月提前举行国会大选,民调预测极右派将表现强劲,而这起攻击事件可能加剧德国在安全与移民方面的激烈辩论。

不满沙地难民在德待遇

德国当局周六(21日)强调,嫌犯的攻击动机目前未明。不过马格德堡市(Magdeburg)一名检察官指出,嫌犯对沙地阿拉伯难民在德国所受待遇感到不满,或许是可能因素之一。

这名当场被捕的嫌犯是现年50岁的精神科医生,他已在德国定居近20年。警方并未透露他的名字,德国媒体仅称他为塔勒布A.(Taleb A.)。

嫌犯住在马格德堡市以南的城镇伯恩堡(Bernburg),自2020年3月起在当地一间治疗有毒瘾罪犯的康复诊所担任精神科医生。不过该诊所通过声明说,他今年10月底后便因假期与健康因素而没有上班。

嫌犯在社群媒体X平台的发文显示,他支持反回教和极右派政党,包括德国另类选择党(AfD),且曾批评德国处理沙地阿拉伯难民的方式。

他在社交账号的简介写道:“沙地军事反对派”、“德国在德国境外追捕沙地女性寻求庇护者,以毁掉她们的生活。德国想要使欧洲回教化”。

同时,他也经常转发含有图片或视频的贴文,包括一名在已婚状态下与年轻男子通奸的年轻回教妇女遭乱石砸死的内容。

涉恐怖主义遭沙地通缉

嫌犯在犯案前几小时还曾宣称,德国当局打开了他的邮件、窃取USB随身碟等物品,“我认为德国公民,应该对我所面临的迫害负责。”

报道指出,嫌犯曾于2019年接受德媒《法兰克福评论报》采访,文章称他在接受心理治疗师专业培训期间,以访问医生的身分来到德国,后来在德国申请难民庇护,声称因为背弃回教而受到死亡威胁,最后被认定为政治难民。

曾发文“屠杀德国人”

不过,有网民在嫌犯的X平台账号上发现,他曾自豪地表达“屠杀德国人”的倾向,且过去因涉嫌恐怖主义、将女孩从沙地和波斯湾国家偷渡至欧盟,而遭到沙地通缉。

德国内政部长费瑟(Nancy Faeser)谈到,嫌疑人显然具有回教恐惧症,但她婉拒评论他的攻击动机。

国安相关人士说,德国政府及联邦警察去年曾对嫌犯进行“风险评估”,但结论是此人“并未构成确切危险”。

根据马格德堡市官员,因汽车冲撞事件丧命的5人中,有1名9岁孩童和4名成人,还有约41人身受重伤。

相关新闻:

圣诞市集夺命车祸 德国70死伤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