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青少年都要奋发图强/碧澄

青少年是国家社会未来的栋梁,大家对青少年寄以厚望,但目前好些青少年的一般表现似乎欠佳,令人担忧。

宅女还好,尤其是在东方传统社会,女子三步不出闺门,众人对她们多不以为意(其实在当今社会,这也不是正常的现象),但对宅男可就未免投之以异样的眼光。

大家觉得,这类青少年很可能有心理问题,对他们本身、家庭以至国家社会都没有什么好处。

社会的迅速发展,让一些青少年的脚步远远跟不上,而衍生各种反常或畸形的状况。日本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泡沫经济时期开始,各种家庭或社会因素促成大专毕业生通过打零工获取低薪过活(否则唯有,失业赋闲在家),已成为社会的常态。这种“飞特族”(freeters)从十多岁到三十多岁的年轻人都有。

韩国三四十岁的MZ世代青年虽受高深教育,但因找不到适当的职业,又买不起房子而一直离不开父母,而成为“袋鼠族”。

根据韩国统计局数据显示,MZ 一代之中,单身拥有房子的只有12.7%。他们普遍有强烈的财物焦虑。

他们虽有务实的生活目标,但住房、交通、教育和生活费等的不断提高,让他们觉得生活目标与现实需求相隔很远。

中国的年轻人自2021年起,发现自己很难取得生活与工作的平衡,付出的努力往往换取不回应有的回报,而且不易受聘,从事理想的职业。越来越多大学生和研究生以各种方法或理由申请延期毕业。在这种“内卷”的压力下,他们兴起消极的念头,打消奋斗的志向。

为了维持低消费,他们决定不买房子和车子,甚至不结婚,不生孩子,成为“躺平族”。

网络社群掀“孔乙己”热潮

他们尽量把精神放松,不焦虑,不奢望,对将来没有向往和期盼,安于现状,要求不多,不受外在的干扰,也不去争取什么,过着很“佛系”、轻松自在、云淡风清、无欲无求的生活方式。

几个月前,中国青年又在网络社群兴起新一波的思潮——“孔乙己文学”。

孔乙己是鲁迅于1918年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中的一个虚构人物。一群对现实不满的青年,以孔乙己自嘲本身穷酸潦倒,却又放不下读书人的身段(脱不下那件长衫去适应社会的需求)。

以上的反常现象,是时代急速进步发展的后果,迟早会传到我们这里。

有关政府自当负起部分责任,一是透过教育的管道给年轻人灌输正能量,使他们不悲观、不畏艰苦、面对现实、奋发进取,使国家社会继续迈向更强大、更进步繁荣的前景;另一方面,应想方设法制造更多适合于年轻人的就业机会。

不过,年轻人理应自我反省本身的缺点或弱点。毫无疑问,一些国家近数十年来家庭生活的改善、教育水平的提升、个人地位的提高,无意识地培养出一群依赖性强、不能独立处理问题、意志十分薄弱的年轻一辈。

他们是温室的小花,经不起外来的打击,即使是轻风细雨。加上受了西方某些颓废思想的影响,动辄怪罪国家社会的飞速发展,本身却停留在原地踏步,于是造成他们无法融入国家社会或时代的洪流,并且逐渐与社会人群脱节。

他们既想独处,又没有基本的能力,结果问题丛生,滋生家庭纠纷、社会矛盾,不一而足。

年轻人偏向颓废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一方面也是近些年来一股文学歪风所赐。严格来说,文学不能完全充作整顿人类道德思维的工具,但对读者潜移默化的功能多少总是有的。扫除落后、令人颓靡的文风,或能协助减少青继续沉沦的趋势。

照常理,我们需要许多年轻力壮,干劲十足的一群在各领域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国家社会才能不断向前,才有辉灿的前途。

如若这些国家社会的栋梁都不思进取,自私自利,老一辈的又有心无力,单靠中年人去支撑大局,定然会产生许多想象不到的不良后果。

反应

 

国际

拒绝内卷 中国失业青年提前返乡过年

(北京27日讯)中国今年春节假期自1月28日开始,不过在去年11月时,就有不少北漂青年因为工作压力大,又为了避开过年期间价格飙涨的返乡车票,选择提前返乡。更有一群中国网友以“第一批回家过年的人”自居,提前享受过年气氛。

据三联生活週刊报道,去年11月已有不少中国网友在社媒平台上,以“第一批回家过年的人”自居,表示在春节前3个月返乡过年,提前享受过年气氛。报道指出,这批提早返乡的人,除了有正在放寒假的大学生外,还有一群失业的打工人。

报道提到,有一群失业者为了让自己的北漂生活能结束地体面点,而选择提前返乡。

有中国网友表示,“在大城市耗着还要交暖气费,还不如回家免费睡暖和的大炕,准备明年再战”、“等到快过年时再撤退,机票和火车票不仅难抢,价格也会飙涨;再加上年底家政服务供不应求,请人帮忙搬家和保洁都很难预约,寄东西回家也会变慢”。

北漂一年的00后(2000至2009年出生者)蒙奇奇(化名)在北京一间网路小公司担任营运职务,但因工作压力大,再加上大城市冬天的取暖费、所需的保暖衣物对他而言仍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他认为继续待在大城市存不了钱,索性提前返乡,还有大把时间盘算未来发展。

蒙奇奇说,虽然仍无法解决在北京工资低、跳槽难的问题,“但回老家就像是回力车,退后是为更好地蓄力”。

在上海两年的莫妮卡(化名),早在十一长假前就已经回到老家无锡。她表示,她观察到在老家赚钱的机会变多。像是县城旅游成为趋势后,老家的民宿、旅游、餐饮业都变得很热门,“提前回家过年不过是个幌子,我的目的是先了解本地市场,做好布局”。

但也有不少人因为难以应付年底增加的工作量,选择提早过年。报道引述网友留言称,大多数人其实不愿意在年底离职,想着再撑几个月就能拿年终。但对财务、销售、乙方来说,年底的业务量像是无底洞,每天的睡眠时间平均不到6小时。

网友表示,“为了绩效评分陷入无休止的内卷,不如先提前回家,解决一些困扰自己的问题”。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