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静待花开/方城

最近,刷社交媒体时,看见一名妇女用肉身霸停车位的视频。

视频里双方一言不合,互相叫嚣,引发了一场骂战。双方各执一词,不管谁对谁错,这段视频 都彰显了人们焦躁、不能等的个性。

现今社会急速发展,不管做什么事,大家都急于看见成效。就算在教育这一环,也是如此。

今日,校方一般在评估某老师的成败优劣,就是看学生在校的表现。这意即如果老师教数学,学生在数学科的表现优异,那就是该老师的成就!

对数理科来说,这也许是一个衡量标准。但是,对于语文科则不然。

学生学语文,绝不是在一两年内就看见成果的。就算学生在考试中有所表现,也不全是刚好在教他的那个老师的功劳。

换言之,学生在受教育熏陶后,不一定马上看见改变,有一些转变是必须经过时间的酝酿,才会看见效果的。

这样的评估方式,会让老师急于看见成绩,也就会以成绩为教学指标,罔顾一切人文道德的置入。同样的,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为了获得“成绩优异”的光环,也会在无形中被灌输“急”的观念,进而掉入以考试成绩为先的框框中!

改变需要时间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努力了一段日子,若没看见成效,就会急躁难过,甚至变得自卑或放弃努力!这些都是“不能等”的表现,也与我们一直强调的教育改革,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啊!

教育本来就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

教师在育人的路上,努力灌溉幼苗,给予学术养料,加上良言激励及鼓励,让他们走在“对”的路上,然后就是无尽的等待。

一颗种子能够开花结果,当然最好;就算没有,它也许就会长成参天大树!

改变,需要时间。学生如是,任何教育改革也是,不要轻易的以“完善”为名,肆意推出新的评估老师及学生的方法,把老师与学生都弄得精疲力尽之余,忘了教育的初衷。

反应

 

言论

领袖是引领未来的榜样/方城

在一间成功的机构,若其领导能深得人心,企业发展必定乐观,员工的流动性也应该不高的。我认为,领导应该要有几个特质,做起事来才能事半功倍。

我一直认为,作为领导,就必须要有领导的气度,对于讲真话、做事不偏私的属下,哪怕他说的话不合领导的心意,领导也应加以表扬,而不是故意刁难,处处不予好脸色,让人心变凉,不想再认真做事了。人心一旦失去,就像覆水难收,很难再拿回来的。

领导也是引领未来的榜样。这种情况如果在学校发生,就让许多认真且奉公守法的老师心灰意冷,进而让阿谀奉承的伎俩根深蒂固,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下学会了虚伪。

成功的领导,要能做到“以德报怨”,就事论事,而不是以身分打压属下,让人无所适从。对于自己犯下的错误决定要能够以开明的心态接受劝谏,机构要有进步,必须能够做到这一点。

如果事事都掩耳盗铃,自以为是,是很难看到进步的。领导固步自封或全盘照收;耳根软,轻易相信流言,就会成为有心的人的棋子,任意被摆布。

我一直希望领导应该双目清明,用慧眼办事,多称赞表扬,让人在获得肯定之余,更愿意工作,而不是在上班时得过且过,求过时间而已。

用假数据骗自己

遗憾的是,现在的职场上几乎充斥这样的人,但大家却还浑然不知,反而不断自我催眠,用假的数据欺骗自己,想象一切还是美好的。

打个比方,当有人提出学生的阅读量不足之际,各方就想尽办法让学生“阅读”,制造报告,营造出全民阅读的假象。其中有多少人真正培养起阅读的习惯,只有天知道了。

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我想学校会变成尔虞我诈,虚伪失真的地方,不再是所谓的象牙塔了。

遗憾的是,现在许多打工人所处的环境,常会有欺善怕恶,喜欢巧言令色的领导,导致团体或机构无法有显著的进步。若这样的情况也在栽培国家未来领袖的学校发生,学生会看到怎样榜样?实在让人不敢想象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