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马中共振经济化解危局/孔永乐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持续,各地企业都遇上困难。未来全球都充满不确定因素,如何在多变不定的环境下找到机遇并化危为机,这将会决定日后企业甚至国家的经济走向。

疫情后,中国企业预料在国际经济的地位会更为明显。自2000年起,中国的企业已越来越学会参与国际贸易,然而,真正走向全球化的中国公司在近年来才陆续涌现。

2012年,英国剑桥大学商学院教授Peter Nolan出版了《中国能不能“购买”世界?》,书中分析在全球化的经贸环境下,不少重要行业的市场仍然由欧美国家主导,例如商用飞机行业、个人电脑及饮品行业等。过去能够成为全球500强的公司主要为欧美企业,中国企业只属少数;然而,去年公布的《财富》杂志世界500强名单上,今年,中国企业总数量排名第一,当中129家中企上榜,数量上首次超过美国,遍布互联网、工程、汽车及房地产等不同领域。

西企缩规模或消失

冠病令全球大多数企业陷入低谷,越是大企业遇到的问题则更大。中国比其他国家较先复苏,当3月初世界各地政府开始忙于应付新冠疫情时,中国已基本上控制国内情况,全国大致复工及回复正常生活;在10月长假期内,各地旅游景点重现人潮。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第三季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增长4.9%,同时中国外贸持续强劲,9月中国出口增9.9%更创年半新高,而西方主要国家仍然应付疫情。此消彼长之下,疫情后估计不少西方大企业的规模会缩小甚至消失,继而由中国企业代替。此时马来西亚企业不妨乘机先与中国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这将有利于在日后的国际市场取得优势。

此外,人工智能产业是一个重要方向。疫情后更加速世界由互联网时代走向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及企业将会利用大数据等程序解决医疗、教育、生活及工作等各种问题;近年来,中国已迅速发展智慧城市,近日深圳更推出数字货币。从中国的经验可见,在外卖饮食、出外乘车至上学及养老等多个领域都可以手机程序配合,相关企业因此变得强大;国内经济在此新环境下变得更具效率及活力,人们生活现代化程度提升。马来西亚可参考甚至引进中国公司提升技术,将来配合国家宗教文化或能孕育出新的500强国际企业。

马中两国加强交流必定有利于双方促进经济发展。10月13日,马来西亚的外长希山慕丁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吉隆坡会面,讨论在抗疫上互相合作,并扩大对马投资。现时中国国内基本上疫情已受控,当两国建立“绿色通道”,商务跨境往来与工作,中国商人及技术人员将可积极参与大马重大项目建设,这对冠疫情下振兴马来西亚的经济有极大帮助。

(作者为香港城市智库成员)

反应

 

财经新闻

马中贸易额突破9280亿创新高 欧阳玉靖期待深化多领域合作

(吉隆坡24日讯)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指出,根据中方统计,中马两国去年的双边贸易额达到2120亿4000万美元(约9280亿2628万令吉),同比增长11.4%,创历史新高。

他说,在过去一年,中国步履不停,有许多不平凡瞬间定格,包括将完善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继续为包括大马在内的各国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马来西亚有句谚语,‘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中马正是这样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我期待,新的一年,中马继续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在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他今日在香格里拉酒店举行的“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乙巳年新春招待会”,在会上致词时祝愿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的大马,以‘包容和永续’引领区域合作,为区域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书写新的篇章。

在上述招待会,大马的主宾为国会下议院主席丹斯里佐哈里,其他列席嘉宾包括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拿督陈泓缣、外交部副秘书长拿督阿末罗兹安、马中友好协会拿督马吉德、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和民政党主席拿督刘华才博士。

中国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且连续多年是马来西亚的主要投资来源国。

欧阳玉靖也提到,去年是中马建交50周年暨“中马友好年”,是两国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民调显示77%的大马受访者对中国抱有好感,是两国人民相知相亲的有力体现。

“动人心弦的是,两国人文交流日益深化,2024年中国公民来马380万人次,是2023年的两倍多,每周往返两国航班近500个,中国在马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学生超过5万7000人。”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