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马哈迪救得了四州吗?/曾志涛

日前,登嘉楼州务大臣拿督斯里阿末山苏里宣布,国盟执政的吉兰丹、登嘉楼、吉打和玻璃市四州将联手成立“四州政府组织”(SG4),并委任了敦马哈迪医生为非官方顾问。

阿末山苏里和马哈迪异口同声表示,该组织的成立是为了发展被视为最贫穷的四个州属,而不出于任何政治动机。

据报道,该四州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213亿令吉,只占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3%。与之不成正比的是,这四州的人口为560万,占全国3200万人口的17.3%。

生产总值远低水平

四州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4, 863令吉)。其中,登嘉楼为32,199令吉,吉打为25,967令吉,玻璃市为23,126令吉,而吉兰丹最低,仅为16,547令吉。正因为如此,国盟认为有必要成立SG4,为四州经济寻找出路。

SG4的概念与哈佛经济学家麦克波特提出的“产业集群发展”理论有一定的相似性。

产业集群发展着重于整合地理相近和相互依赖的组织结构,旨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竞争力。

在该组织的理念下,吉兰丹、登嘉楼、吉打和玻璃市这四个州可以通过共享资源和信息,提升四州的经济表现。这种合作类似产业集群里企业、供应商和相关机构的密切互动,以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

马哈迪扮演的角色,是为这四州吸引新的投资和商业伙伴, 并提供改善行政效率,如提高项目审批速度等建议。

然而,人们普遍上认为敦马无法发挥预期的作用。首先,马哈迪是“非官方”顾问,在一个非官方的框架内行动,只能提供意见,但不能做出决策。

此外,在正规的外交关系中,外国政府和投资者通常会直接与联邦政府进行投资交涉,而不是与各州政府直接洽谈。

再者,由于SG4是由伊党主导的国盟执政,外国投资者可能会对这些弥漫着浓厚保守氛围的州属有所保留。

此外,人们也质疑马哈迪是否还有能力吸引投资者。无可否认,巅峰时期的马哈迪有招揽各国投资者的人脉。然而,这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还有多少人愿意和身无一官半职,甚至连国州议员都不是的马哈迪合作呢?

无法走出旧思维

遗憾的是,马哈迪至今仍无法走出旧思维,不断炒作3R议题,第二度任相时还尝试要动用政府资源解救普腾,同时也因为决策偏差得罪了中国和印度。

整体看来,国盟想利用马哈迪拯救四州的布局将面对不小的挑战。当然,也有人说国盟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是要树立更鲜明的对立,让四州选民产生一种“情意结”,以便易于在来届大选操作。

如果国盟真心想振兴四州经济,那么就应该放下成见,直接和拿督斯里安华领导的团结政府坐下来谈,携手合作,比起搞小圈子来得实际。

反应

 

言论

台积电未来可期/曾志涛

是否曾想象,一觉醒来,就有机器人为我们分担家务?台积电(TSMC)自1987年创立以来,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经过多年努力与创新,如今市值已跻身全球前十。

台积电股价表现亮眼,自2014年以来增长近四倍,5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16%。在人工智能(AI)、高性能计算(HPC)和物联网(IoT)领域,台积电的先进制程为这些尖端技术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支撑。

据纳斯达克分析师的评论,台积电将受惠于AI芯片需求的增长,在未来5年的CAGR可能达到40%。

台积电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技术研发能力。从7纳米到3纳米,再到计划中的2纳米制程,台积电始终占据着制程技术的领先地位。这种技术上的压倒性优势,使其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晶圆代工厂商,客户包括苹果、英伟达等科技巨头。

重视研发提升技术

台积电对研发的重视和持续投入也是其长期成功的关键。数据显示,台积电每年将超过20%的营收用于研发。这种投入策略巩固了台积电的技术优势,为应对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升级奠定了基础。

据预测,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美元,而作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关键供应商,台积电将从中获益。

与此同时,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数据中心、自动驾驶和物联网的高性能芯片需求也为台积电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尽管前景光明,但台积电仍需面对一些挑战和风险。首先是地缘政治风险。作为一家总部位于台湾的企业,台积电必须在中美两大经济体的复杂博弈中小心前行。

特别是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可能对台积电的业务造成一定影响。尽管目前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比已降至10%左右,但中国市场的战略重要性依然不容忽视。

其次,半导体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三星和英特尔等竞争对手正在加大研发投入,力图缩小与台积电的技术差距。同时,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需求波动以及新兴国家政策的变化,也可能对台积电的产能规划和盈利产生影响。

此外,台积电也必须谨慎应对自然灾害的风险。台湾地处地震带,天灾可能对其生产设施造成不可预测的破坏。为此,台积电近年来积极推动多元化生产,在台湾以外的地区设立生产基地,以分散单一地区的风险。

物极必反居安思危

《一如既往》一书中提到,平静会埋下疯狂的种子,身处巅峰时更需对潜在风险保持高度警惕。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公司管理层,都必须理解物极必反的道理,并时刻秉持居安思危的精神,才能避免重蹈诺基亚和柯达等巨头企业的覆辙。

对于台积电而言,研发投入和风险管理将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关注台积电在新技术领域的研发进展以及全球布局策略,将是评估其长期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