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马来西亚还能撑多久?/潘政麟

FMCO来到了第3天,新增的确诊人数也还在高位。政府先前也宣布了新一轮的援助方案,总共价值400亿令吉。随着一年半下来的断断续续封城以及不同的援助方案,马来西亚的财政方面已经开始捉襟见肘,人民能够得到的援助一直在下降。

如果疫情6月14日以后还是相对严重,马来西亚选择继续封城,那么马来西亚还能在这场战争当中坚持多久呢?

封城对于经济所带来的副作用是显著的。人民收入减少,减少消费,钱的流动性下降,间接导致政府收入下降。疫情爆发至今,政府已经展开了多轮的经济援助方案。政府持续透支着未来的开支,财政赤字扩大,国债高居不下,马币走软,经济惨淡。如果马来西亚持续封城,试问国库能够坚持多久呢?

援助方案杯水车薪

大规模的封城活动也必然导致许多人民失业,而政府在此次的经济援助方案显然对于人民来说是杯水车薪。人民实际获得的钱或许只够进超市买一轮生活用品,许多人在封城期间收入减少甚至是没有收入,而政府发的钱也不够。许多人都为了贷款、保险等费用而焦头烂额。如果继续长时间封城下去,许多人都会受不住。

近期的确诊数目可说是触目惊心,以人口比例来看的话,马来西亚接近印度的情况,而前线人员自疫情爆发就在前线奋斗着,至今已经将近一年半,任谁都会有身心上的疲累。

随着近期确诊人数疯狂上升,前线人员的工作也暴增。前线人员不足,以及工作量暴增都迫使政府招募前线志愿者,以缓解前线的压力。但如果持续暴增下去,想必前线也会有临界点。

教育活动也受疫情影响,导致许多相关考试延期;反观国外则陆陆续续恢复上学的进度。暂停教育活动或以网课替代都会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教育或出现断层现象

马来西亚教育整体上虽然算是中等,但也不能说是前列,教育质量下降只会导致马来西亚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如果疫情持续僵持下去,马来西亚很可能出现教育断层的现象。希望此次政府能够确切落实封锁措施。

我们希望这不是持久战,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只会让整体环境变糟糕,大家都坚持不住。希望马来西亚能够借助此次封锁来摆脱以往的困境。

反应

 

言论

大马,理想的退休天堂/潘政麟

在全球寻找一个适合退休的地方,许多人都会考虑到生活成本、基础设施、医疗条件、文化环境以及生活便利性等因素。在这些方面,马来西亚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退休国家。

相较于许多发达国家,马来西亚不仅物价较低,生活便利,而且拥有良好的社会环境,非常适合退休人士安享晚年。

马来西亚的生活成本相较于许多西方国家、新加坡、日本等地低廉。

日常消费、房产价格、医疗服务和交通费用都相对亲民。例如,在吉隆坡或槟城等城市,一顿地道的本地餐饮仅需几美元,而在欧美国家,同样的一餐往往需要十几甚至几十美元。

此外,住房方面,马来西亚的房价相比新加坡、英国、美国和香港等国家及地区便宜许多。因此,在这里退休可以享受更宽敞的居住环境,而不必承担高额的房租或房贷压力。

城市规划生活便利性

马来西亚的城市规划考虑到了居民的生活便利性,住宅区附近往往设有商店、超市、餐厅、诊所和公园,退休人士可以轻松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满足日常需求。这种便利的生活模式减少了对私家车的依赖,非常适合行动不便的老年人。

相比之下,欧美许多国家的基础设施并未特别考虑老年人的需求。例如,美国许多城市的规划导致居民必须依赖私家车,公共交通覆盖面较小,不适合不再驾驶的老年人。

马来西亚的公共交通系统日益完善,轻快铁、巴士、电召车等选择丰富,使得老年人即使不驾车,也能轻松出行。

退休后,医疗服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马来西亚的医疗体系相较于许多西方国家既发达又价格合理。国内的政府医院提供低成本的医疗服务,而私人医院则拥有国际水准的医疗设施,且收费远低于欧美国家。许多医生受过国际培训,能讲流利的英语,确保外籍人士和华人群体能够轻松沟通。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华人、马来人、印度人以及其他民族和谐共处。

华人社区的存在,使得许多华裔老年人在这里生活无需担心语言问题。

市场、医院、餐馆等地普遍使用华语、粤语和福建话,让华裔退休人士能够轻松融入。同时,英语在马来西亚也被广泛使用,对于外籍人士来说,日常生活也没有太大障碍。

华人外籍人士理想选择

这种文化包容性和语言便利性,使得马来西亚成为许多华人和外籍人士退休的理想选择。

综合来看,马来西亚凭借其较低的生活成本、便利的基础设施、优质的医疗服务、温暖宜人的气候、多元文化及友善的社会氛围,成为一个理想的退休胜地。

无论是华人群体还是外籍人士,都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安享晚年。对于正在寻找一个适合退休的国家的人来说,马来西亚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