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马股能逆市投资吗?/林志斌

我国股市新的一年以来表现一直不好,在全球股市都反弹走高下,富时隆综合指数今年前2个月跌了2.8%,成为“万绿中的一点红”;这让马股投资者深受伤害,不少资历不够深的股民,甚至已经做出“马股不能投资”的结论。

其实这种悲观言论时常都会出现,每每股市表现不好的时候,人们就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这和股市表现好的时候,大家都很乐观地认为,股市是个人人都可以赚钱的地方一样,市场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总是容易被放大。

做好功课耐心等候

但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市场总是存在,股民做好功课,耐心等候,总会找到好机会。

虽然大市不太理想,过去2个月来,在马股中还是可以找到不少表现优异的股项。

像大家虽都在担心全球经济放缓,过去半年来,走在街上还是可以感受到疫情后“报复性消费”的威力,我现在一处商业区,刚刚在全家便利店(Family Mart)吃过午餐,正在星巴克叹着咖啡写着稿件,细细观察人流,马上能理解全利资源(QL)和成功食品(BJFOOD)为何能让投资者眉开眼笑了。

今年短短2个月,全利资源股价已经上涨5.44%;成功食品虽然近期股价回调,账面盈利已经被抹平,但即将派发2仙股息,投资者只要不是买在2月头的高位,基本都会很满意。

还有其他零售消费相关的股,像是好几家产业信托、巴迪尼控股(PADINI)等等,农历新年前去商场逛两圈,大概就能理解这些公司股价走势的原因了。

当然还有旅游复苏股,在去年杪中国宣布开放时就已经拉升了一轮;今年以来,大马机场(AIRPORT)涨了3.5%、Capital A公司(CAPITALA)起10.4%、亚航长程(AAX)更是飙升超过30%。

当然,这不是告诉股民可以买进这些股项,我本身也不能给出买卖建议;而且上述说的股项,此时是否还适合入场,投资者也要自己先做好功课。

默默部署收获硕果

就像前些时候和一位投行的研究主管聊起,他说到,旅游股的这波涨幅,是让那些一年前就默默部署,相信全球很快就要重新开放的投资者收获硕果的时刻;如果投资者现在才要行动,那需要自己根据最新的局势,为未来做部署了。

毕竟,投资机会时刻都存在,无论市道好还是坏,股神巴菲特在今年致伯克夏哈撒韦股东的公开信中说,他从来没有看到长期做空美国的机会;马来西亚又何尝不是如此。

新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已经公布了2023年财政预算案,目前看来,市场对这份预算案短期反应是比较负面的,但这当中,也许又浮现了不少投资的机会,只待努力又有耐性的投资者,慢慢去挖掘。

(利益申明:文中所述公司仅为案例分享,并非任何投资买卖建议,撰稿之时,笔者也并未持有所述公司的股权。)

反应

 

言论

优柔寡断·魄力尽失/林志斌

掐指一算,团结政府任期也已将近一半,可举着改革旗号上台执政的这个政府,在财政改革中依然举步维艰。

像农历新年期间,政府原本打算开始不再于佳节期间给予大道路费减免的优惠,但在民意压力下,最终只能半妥协地,给了一个半价优惠。

可实际上这应该是团结政府2022年上台之后,2023年就该斩钉截铁实施的举措。但在优柔寡断,过于担心每一步棋会激起反弹之下,最终拖到了今天。

其他财务上的改革,例如燃油补贴机制,也还是处于只闻楼梯响的阶段,一年复一年地拖延下去。

催生民粹赤字走高

虽然这会让人民荷包更收紧一点,但我一直认为,政府在管理财务的时候,不应该过于着重在终端给予人民太多消费补贴。对于人民而言,这不仅仅形成财务上的依赖,更糟糕的是,这让人民失去了对所谓“市价”的理解,以及催生出民粹。

而更重要的是,这些补贴并不是“免费”的。我们需要了解到,当政府多出了这样一项“民粹”开销,就需要从其他地方找钱来填补,或是继续让财政赤字持续走高。

看得出那个高喊改革旗号改朝换代上台的政府,已经了解到长时间的民粹式补贴和负责任财政政策是相违背的,所以这几年来一直在不断重提需要减少补贴。但是任期来到第3年,除了针对性柴油补贴去年终于落实之外,其他多数关键的财务整顿政策,却都一拖再拖。

这一再凸显了当今政府对财政改革的决心并不太足够。

我在之前的评论也说过,对于新任政府而言,最适合大刀阔斧推动改革议程的,是在方才执政的前2年。这个时候,挟着刚刚获得人民的信任和委托,更能快速推动新政。

避免阵痛期延至大选

而新的改革措施往往会带来阵痛,尤其对旧有政策的既得利益者来说。政府需要避免这种阵痛期延续到下一届的大选,才能让新政最终惠及社稷家国。

而如今,政府任期已经过半,新政却还在酝酿期。很快地,选票压力就已经来临,优柔寡断的经济改革,很快就需要被快速有效的民粹政策给取代。

这个优柔寡断,也成为了团结政府应对经济议题的一大缩影。现当下的国际政经局势快速变化,小至大道过路费免费议题,大至如何应对美国接连推出的芯片限制令和关税,目前政府都没让人看出有解决这些问题的魄力。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