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骑虎难下的中国房地产/潘政麟

近期中国房地产行业可以说是新闻不断。中国第一房地产企业,碧桂园表示近期可能一个季度就亏损了几百亿人民币;恒大更是在暴雷之后在美国申请了破产保护。

中国过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飙升,有很大功劳在于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

华人尤其讲究“根”,因此对于房子非常的看重,而这也某种程度上加速了这次房地产市场的“泡沫”。

就整体而言,或许中国如今的房地产市场正处于一个骑虎难下的阶段。

首先是中国房价的过高。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新建案,一间公寓要价几千万人民币。上海人均收入约7000元人民币。显然在平均收入面前,人们需要不吃不喝30至35年才能购买上海的一套房子。

房价过高

就算月收入达到2万人民币,也难以负担上海的房价。中国其他许多城市亦是如此,都需要不吃不喝20至35年不等时间才能负担。

显然,中国房价过高。然而如今中国面对少子化的问题,近期更是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的趋势,因此房价的不可持续高价就成为了一个问题。

中国政府也不允许房价的下跌,因此实际上许多地方的房子如今的处境是卖不出去的状态。需求不像过往那么高,但价格又过高,进而导致房子的“滞销”。

中国近期喊出了“房住不炒”的口号,想要打压房价。确实房价泡沫化会给国家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然而在中国喊出上述口号的当下,有许多建案正在建设当中。

“房住不炒”给许多中国房地产企业带来资金压力。中国买房一般上都是购买预售屋,即动工一部分,就开始进行销售。

百姓跟银行签约贷款,房地产企业在未来日子交屋。而资金链的压力也导致了中国境内出现许多烂尾楼,因房地产企业无法继续负担许多在建房屋的资金。

根据不完全统计,碧桂园在全中国还没建设完成的房子多达100万套。上述数据不包括还没立项/动工,但已经预售的房子。

根据彭博社的资料显示,碧桂园的建案规模是恒大的4倍之大。倘若上述2个公司“破产”,那么造成的影响将难以想象。受影响的家庭,少说有100万或以上。

恒大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希望保护恒大在美国的资产,让其能够有更多时间来应对追债人的压力。

再者倘若美国法院通过了恒大的破产保护申请,那么势必会派人去到中国进行相应的监管。倘若上述情况发生,对于中国政府将是一个两难的选择。破产保护算是民事纠纷,难以拒绝美国相关人员到中国进行监管的签证申请。如果同意了,那么就意味着美国法律在中国境内也是有效的,对于中国法律带来挑战、威胁。

两难选择

中国政府救不救房地产市场,始终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有人曾估算,倘若想要拯救房地产市场,那么中国政府需要拿出1兆美元来进行救市。这将会进一步恶化中国的通货膨胀情况,让货币进一步大幅贬值,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进一步抬高。

中国过往经济奇迹很大一部分需要归功于房地产的繁荣。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放缓期,房地产的繁荣不再,过往的过度繁荣却造就了如今有点骑虎难下的局面。

反应

 

言论

汇率加剧人才流失/潘政麟

近年来,随着新元对马来西亚令吉的汇率持续走高,许多马来西亚人选择越堤前往邻国新加坡工作。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两国之间日益扩大的薪资差距,也揭示了马来西亚在留住本国人才面临的挑战。

马新之间的“人才争夺战”正逐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

近期,新元兑令吉的汇率达到了1新元兑换大约3.29令吉,此前最高时可兑换3.55,这使得同样一份工作的薪酬,在新加坡可以比在马来西亚多出数倍。

例如,一名工程师在马来西亚的月薪约为3000令吉,而同样的职位在新加坡则能赚取超过1万令吉。对于许多马来西亚打工族来说,这样的薪资差异无疑是巨大的吸引力。

因此,在新元飙涨之后,国内一些领域如餐饮业、零售业和技术行业等,迎来新一轮的离职潮,尤其是在靠近新加坡的柔佛州等地更为明显。

各行各业中,受影响最严重的莫过于中小企业。由于无法提供与新加坡相匹敌的薪资水平,这些企业面临着员工流动性大增的问题。以轮胎行业为例,尽管熟练工人的薪水已经涨到了4000至6000令吉,但依然难以吸引到足够的求职者。

此外,修车行和餐饮业同样遭遇了类似的困境,许多年轻技工和厨师纷纷选择到新加坡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部分企业不得不采取措施提高员工福利,比如发放额外的花红或提供住房补贴等。

人力资本的流失不仅仅是企业层面的问题,它还关系到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总财政拿督孔令龙指出,如果连本国公民都对自己国家的经济缺乏信心,那么要吸引外资将变得更加困难。

他认为,政府需要传递积极的信息,展示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投资前景,才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到来,并稳住马币汇率。

同时,他也强调了工业4.0的重要性,即通过数字化转型和自动化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从而缓解因人才外流带来的生产压力。

马新合作互利共赢

尽管存在竞争,但马新两国之间仍然存在着合作的空间。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的李活安博士认为,“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计划有望成为连接两地经济的桥梁,创造出更多高技能、高薪资的工作岗位。

他相信,随着该计划的推进,不仅能够为新加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能促进马来西亚本地经济的增长,最终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综上所述,汇率变化所带来的薪资差距确实加剧了马来西亚的人才流失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解决之道。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产业升级以及改善国内就业环境等多种方式,马来西亚或许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更多优势,重新吸引并留住宝贵的人力资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