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黄潮、警方与政府/张网

净选盟要举行第5次集会了,促请政府调查“大马第一官员”,警察总长卡立已表示会放行。既然没有指名道姓,警方也不宜阻止,否则会被认为对号入座。

净选盟之前4次集会,从8个诉求减到5个诉求,都未见选委会作出反应,问题故我,但又不能说完全失败,人民的醒觉,解除对参与集会的恐惧,以及对大选成绩的冲击,都不利执政的国阵。



警方镇压风险大

政府及警方要如何应对这次集会?综合上4次的经验,警方采取镇压行动,会面对很大的风险,倒不是出现严重动乱,而是造成民间更大及负面的批评,政府诚信及国誉受损,得不偿失。警方强硬的行动,亦激励参与者的斗志,制造更多动人的经典画面,扩大宣传效果。

2年前,我出席过在吉隆坡独立体育馆举行的黑衣大集会,馆内坐满人群,气氛平和,有多名反对党领袖轮流演讲,民众静听,有掌声但没有激情,也没有感人的情景;未开场时,群众在玩波浪游戏,场面壮观,给现场增加一些生气。散会了,感觉就好像参加一场嘉年华会,抗议选举不公的目的一点作用都没有,大家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人数及人气,只是耗费了这么多资源,是否值得,令人怀疑。

政府所关心的,也许是在警方毫不干预之下,集会者会有进一步的行动,日后或有更多不利政府的大小集会,人数更多,影响到国阵政权。不过,以大马国情、历史文化,以及政治环境,集会走向偏激,演变成政变的几率非常低。

仅展示人民力量



净选盟第5次集会,若没意外,也只是展示人民力量,反映民意,最后和平解散,也不会达到指望的目标,最后也只是出席人数可作为评估政府受人民支持率的多少。

净选盟在2007年、2011年、2012年及2014年举行了4次集会,从安比嘉到玛丽亚陈领导,集会人数一次比一次多至一二十万。2次集会都在大选的前一年,不难看出,净选盟集会看似一无所获,却又帮了反对党大忙,但若不是反对党的配合及参与,集会人数也不会那么多。倘若没有净选盟第一次集会的激励,3·08政治大海啸的力度就不会那么强烈。

第二次集会,警方动用水炮车、催泪弹、警棍、手铐镇压集会者,结果是制造了几个形象突出的英雄(如黄安娣),鼓动出席者激情与反抗意志,政府还是处在吃亏的一方。

政府与警方以及净选盟领袖都应吸取4次集会经验,双方该懂得如何适当地行使权力,让集会顺利地进行及结束。

这一次,伊党大多不会积极参与,可又多了马哈迪、慕尤丁等人的加入,到时盛况如何,还未可知。在体育馆举行集会,绝不是净选盟的选择,因无法发挥强烈的宣传效果。

反应

 

要闻

净选盟抨民政党 “偏离创始人肃贪承诺”

(吉隆坡25日讯)选举监督机构净选盟批评民政党偏离其创始人的愿景,未能维护其作为有效反对派的角色,并指反而是净选盟接受了该党创始人之一赛胡申阿拉达斯的原则,特别是他的肃贪承诺。

净选盟主席费依沙在X平台帖文说,时至今日,他不觉得赛胡申的想法启发了民政党,尤其是通过提出肃贪的新点子,扮演好反对派的制衡角色。

刘华才指净选盟失方向

“这一点尤其明显,因为他们的盟友国盟最近表现出对盗贼统治者的支持。”

费依沙针对民政党主席刘华才博士指净选盟已经失去方向,并偏离其作为非政府组织的目标一事,发帖作出上述回应。

刘华才指净选盟不如国阵年代时的激进。

对于这方面的指控,费依沙强调了他对赛胡申著作的敬佩。

“我强调赛胡申的观点,即公民,尤其是学生,必须挺身而出,对抗贪污这一社会毒瘤的愿景。净选盟去年2月在国会前举办了‘百分百改革’集会,要求昌明政府推行结构性改革,铲除贪污。

“我们始终坚定不移地批评和谴责任何政府的不当行为,无论首相是谁。”

之后,净选盟也在去年11月的中期评估中,给了政府“D级”的评分,因为政府被指没有推行显著的制度改革。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